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描述与元素周期律不相符的是(  )
A.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惰性气体除外)
C.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重复出现从+1〜+7、最低化合价从-7〜-1的变化
D.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分析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为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变化、原子结构的周期性质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故A正确;
B.元素的原子半径属于元素的性质,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是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B正确;
C.周期表中O、F没有正价,则第二周期不会出现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故C错误;
D.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均随原子序数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则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乙醛能使溴水出现褪色觋象,是因为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H2CH3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H3CH218OH
D.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碘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含有碘离子的溶液需回收处理.
(1)“硫碘循环”法是分解水制备氢气的研究热点,涉及下列两个反应:
反应Ⅰ:SO2(g)+I2(aq)+2H2O(l)═2HI(aq)+H2SO4(aq)△H1
反应Ⅱ:HI(aq)=$\frac{1}{2}$H2(g)+$\frac{1}{2}$I2(aq)△H2
①反应:SO2(g)+2H2O(1)═H2SO4(aq)+H2(g)的△H=△H1+2△H2(用△H1、△H2表示).
②反应I发生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I2(aq)+I-(aq)?I3-(aq),其反应速率极快且平衡常数大.现将1mol SO2缓缓通入含1mol I2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n(I3-)]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开始阶段.N(I3-)逐渐增大的原因是开始阶段,SO2和I2反应生成的I-的浓度不断增大,I2(aq)+I-(aq)?I3-(aq)的反应平衡向右移动,n(I3-)不断增加.

(2)用海带提取碘时,需用氯气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酸性条件下,若氯气过量就能将碘单质进一步氧化成碘酸根离子,写出氯气与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Cl2+I2+7H2O=2IO3-+10Cl-+12H+
(3)科研小组用新型材料Ag/TiO2对溶液中碘离子进行吸附研究.如图2是不同PH条件下,碘离子吸附效果的变化曲线.据此推断Ag/TiO2材料最适合吸附中性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的I-.
(4)氯化银复合吸附剂也可有效吸附碘离子.氯化银复合吸附剂对碘离子的吸附反应为I-(aq)+AgCl(s)
?AgI(s)+Cl-(aq),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I-)=$\frac{c(C{l}^{-})Kap(AgI)}{Kap(AgCl)}$[用c(Cl-)、Kap(AgCl)和Kaq(AgI)表示].该方法去除碘离子的原理是AgI的溶度积比AgCl的溶度积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合成氨工业是煤化工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已知有一组数据:破坏1mol氮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A kJ能量;破坏0.5mol氢气中的H-H键需要吸收B kJ的能量;形成氨分子中1mol N-H键能够释放C kJ能量.则合成2mol氨气热量变化为6C-A-6B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2-═CO2↑+H2O
B.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共热:CH3CH2OH$→_{140℃}^{浓H_{2}SO_{4}}$CH2═CH2↑+H2O
C.丙烯聚合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nCH2=CHCH3$\stackrel{催化剂}{→}$
D.18O标记的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2H518OH+CH3COOH$?_{△}^{浓硫酸}$CH3CO18OC2H5+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间的归类正确的是(  )
A.1H、2H、3H互为同素异形体
B.碳酸氢钠和纯碱是同一物质
C.乙醇(CH3CH2OH)与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D.O2与O3互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D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
(2)已知: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1>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应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进行实验.但有的同学认为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对实验造成干扰,需要改进实验方法: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1,气体再通入Na2SiO3溶液,观察装置C中出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即可证明,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能够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Si)的理论依据是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碳酸酸性大于硅酸说明碳比硅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冶炼金属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电解MgO制取Mg
B.加热条件下用CO还原Ag2O制取Ag
C.在A1和F2O3反应中,生成11.2gFe,转移电子数为0.6NA
D.电解NaCl溶液制取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如图是某化学小组设计的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D装置试管内盛有水,烧杯内为沸水浴.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含有的氯化氢杂质.
(3)E装置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C+2H2O$\frac{\underline{\;\;△\;\;}}{\;}$4HCl+CO2.D装置的作用是为E中的反应提供水蒸气.
(4)E装置中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装置中仍有Cl2产生,则B装置中的现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5)量取20mLF装置中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分层后分别取上层液和下层液进行试验,其中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上层液(填“上层液”或“下层液”).
(6)F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主要作用是HC1极易溶于水,防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