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离子组试剂X离子方程式
A透明溶液中:Fe3+、NH4+、SO42-、NO3-过量的铜粉2Fe3++Cu=2Fe2++Cu2+
BFe3+、Al3+、AlO2-、Cl-过量的盐酸AlO2+4H-=Al3++2H2O
CNa、Ba2+、HCO3-、NO3-NaHSO4溶液H-+HCO3=CO2↑+H2O
DpH=0的溶液中:Mg2+,Fe2+、NO3-、SO42-双氧水2Fe2++H2O2+2H-=2Fe3++2H2O
A.AB.BC.CD.D

分析 A.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加Cu与铁离子反应;
B.Fe3+、Al3+分别与AlO2-相互促进水解;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加NaHSO4溶液还生成硫酸钡沉淀;
D.pH=0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A.透明溶液可能是有色溶液,在透明溶液中这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铜粉,铜与铁离子反应,铜不能与亚铁离子反应,发生2Fe3++Cu=2Fe2++Cu2+,故A正确;
B.发生Fe3++3AlO2-+6H2O=Fe(OH)3↓+3Al(OH)3↓,Al3++3AlO2-+6H2O=4Al(OH)3↓,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加入硫酸氢钠溶液,相当于加入强酸,漏掉了Ba2++SO42-=BaSO4↓,故C错误;
D.pH=0的溶液为强酸溶液,发生反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导电性;②瓦斯爆炸;③缓慢氧化;④丁达尔效应;⑤萃取;⑥焰色反应.
A.①②④B.②③C.②③⑥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实验室用蓄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负极:Pb+SO42-=PbSO4+2e-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今若制得0.05mol Cl2,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
A.0.025 molB.0.050 molC.0.10 molD.0.20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有机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式是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氯乙烯(CH2=CHCl)中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是两条相同的碳碳单键
c.长途运输水果时,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以保持水果新鲜
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可以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实验室制取的乙烯中混有SO2等气体杂质.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验乙烯中混有的SO2的是c(填序号)
a.溴水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品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
B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后产生气体Na2O2没有变质
C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入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没有水解
D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有机物A在NaOH溶液存在下加热能水解生成B和C,B与盐酸反应生成D,C氧化得E,E继续氧化得D,并测得D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名称是(  )
A.甲酸甲酯B.甲酸乙酯C.乙酸乙酯D.乙酸甲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元素周期律回答:
(1)比较原子半径的大小(填“>”或“<”,下同):,K>Ca,Si>N;
(2)比较酸碱性的强弱:HNO3>H3PO4,Mg(OH)2>Al(OH)3
(3)比较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2O,NH3<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既可作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它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某实验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其中有效成分为NaClO)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组成员甲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10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Ⅱ.另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发现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
Ⅲ.再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观察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
①由实验Ⅰ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SO32-=Cl-+SO42-、Ba2++SO42-=BaSO4↓或Ba2++ClO-+SO32-=BaSO4↓+Cl-
②对比实验Ⅱ和Ⅲ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ClO-的氧化性随氢离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2)小组成员乙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为此进行如下实验:
首先,他利用pH计分别测得漂白液pH>7,饱和KAl(SO42溶液pH<7.然后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Cl2

①在测定漂白液pH的实验中,乙同学没有选择pH试纸的理由可能是漂白液具有漂白性,pH试纸变蓝后马上褪色,无法准确测定pH;
②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硫酸,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Cl-+2H+=Cl2↑+H2O.
③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烧瓶中加入饱和KAl(SO42溶液,预计只有观察到以下现象产生大量的白色胶状沉淀,不久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才能说明漂白液与酸性溶液混合会产生Cl2
(3)为了进一步了解漂白液生产和保存的实际意义,小组其他成员还研究漂白液的稳定性,他们查阅资料,下图是30℃时,pH=11的漂白液中NaClO的质量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图2:
①分析分解速率v(Ⅰ)与v(Ⅱ)的大小关系,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次氯酸钠的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大
②4d~8d,Ⅰ中v(NaClO)=0.047mol/(L•d)(常温下漂白液的密度约为1g/cm3,且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C4H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相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A为链状结构,可以由两分子的乙炔加成而得,A为HC≡C-CH═CH2
(2)B为平面结构,与溴水发生1:1加成反应,加成方式有两种,但加成产物只有一种,B为
(3)C为正四面体,每个C原子分别与另三个C原子通过单键相连,则C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