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 | |
B. | 前4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 | |
C. | 前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 | |
D. | 2 s末的反应速率为0.4 mol•L-1•s-1 |
分析 2s内氨气的平均速率为0.4mol•(L•s)-1,不是即时速率,计算各时间段氨气浓度变化量,再根据c=$\frac{△c}{△t}$计算前2s内、前4s内、2~4s内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解答 解:A.2s~4s时间内氨气的浓度变化为:(1.4-1.0)mol/L=0.4mol/L,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0.4mol/L}{4s-2s}$=0.2mol/(L•s),故A正确;
B.前4s时间内氨气的浓度变化为:(1.4-0.2)mol/L=1.2mol/L,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1.2mol/L}{4s}$=0.3mol/(L•s),故B正确;
C.前2s时间内氨气的浓度变化为:(1.0-0.2)mol/L=0.8mol/L,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0.8mol/L}{2s}$=0.4mol/(L•s),故C正确;
D.2s内氨气的平均速率为0.4mol•(L•s)-1,不是即时速率,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比较基础,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 |
B. | 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 |
C. | 有些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 |
D. | 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g)-2e-═PbSO4(s) | |
B. | 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 |
C. | 在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g) | |
D. | 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氧化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
B. | 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 |
C. | 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 |
D. | 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 |
B. |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 |
C.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l3溶液: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 Cl2↑+H2↑+2OH- | |
D. | FeCl3溶液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u+2Fe3+═Cu2++2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22.4b}{a}$g•cm-3 | B. | $\frac{22400+17ab}{17000a}$g•cm-3 | ||
C. | $\frac{22400+17ab}{a}$ g•cm-3 | D. | $\frac{22400b+17ab}{1000a}$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