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将0.40mol N2O4气体充入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g) 2NO2(g) △H。在Tl℃和T2℃时,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1)Tl℃时,40s~80s内用N2O4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mol/(L·s)。
(2)△H___________0(填“>”、“<”或“=”)。
(3)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要使的比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升高温度
c.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d.使用高效催化剂
II.已知:常温下,HCN的电离常数为Ka=5×10-10。
(4)有浓度相同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
①通过计算说明该溶液的酸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CN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①该过程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
②若混合溶液中c(Na+)=a mol/L,则c(HCN)=_________mol/L。
【答案】Ⅰ.(1)0.00125
(2)>
(3)ac
Ⅱ.(4)①由HCN的Ka=5×10-10,则CN-的水解平衡常数Kh==2×10-5,因为Kh>Ka,则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则浓度相同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呈碱性。
②c(Na+)>c(CN-)>c(OH-)>c(H+)
(5)①逐渐增大
②200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弱酸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的比较、水的电离及有关计算。Ⅰ、(2)由图象可知Tl℃时,40s~80s内NO2物质的量改变量为:0.60mol-0.40mol=0.20mol,故v(NO2)==0.0025 mol/(L·s),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可得v(N2O4)=
mol/(L·s)=0.00125 mol/(L·s)。
(2)由图像斜率可知,Tl℃速率大于T2℃速率,故Tl℃>T2℃,由图可知,温度由Tl℃到T2℃,温度降低,NO2物质的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逆向为放热反应,正向为吸热反应,则△H>0。
(3)反应物只有一种,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即按比例加入反应物,等效为加压,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减小,故a正确。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
增大,故错。生成物只有一种,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即按比例加入生成物,则等效为加压,加压,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减小,故c正确。使用高效催化剂,催化剂只影响速率不影响平衡,所以使用高效催化剂,
不变,故d错。
Ⅱ.(4)①由HCN的Ka=5×10-10,则CN-的水解平衡常数Kh==
=2×10-5,因为Kh>Ka,所以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故浓度相同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呈碱性。②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CN-)+c(OH-),由于该溶液呈碱性,则c(OH-)>c(H+),故c(Na+)>c(CN-)。
(5)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CN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逐渐减小,故水的电离的逐渐增大。②若混合溶液中c(Na+)=a mol/L,则根据电荷守恒c(H+)=c(OH-)=10-7mol/L,故c(Na+)=c(CN-)= a mol/L,故Ka=5×10-10=,则c(HCN)=200a mol/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原子,彼此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A. 1s2与2s2的元素
B. M层上有两个电子与N层上有两个电子的元素
C. 2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3p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
D. L层上有一个空轨道和M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含有少量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羰基硫(COS)、乙硫醇(C2H5SH)],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
(1)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羰基硫分子的电子式为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醇,故其沸点更高
b. 同温度同浓度下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2SO4溶液,说明硫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
c. H2S分子和CO2都是极性分子,因为它们都是直线形分子
d. 由于乙基的影响,乙硫醇的酸性弱于H2S
(3)羰基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及利用的过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①反应I除生成两种正盐外,还有水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②已知X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S2O32-,则II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右图是反应II中,在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时间与H2产量的关系图
(Na2S初始含量为3 mmo1)。
a. 判断T1、T2、T3的大小: ;
b. 在T1温度下,充分反应后,若X溶液中除S2O32-外,还有因发生副反应而同时产生的SO42-,则溶液中c(S2O32-):c(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测得常温下0.1 mol • L﹣1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等于1,0.1 mol • L﹣1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12。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c(B+ )>c(A- )>c(OH- )>c(H+) | B.c(A-)>c(B+ )>c(H+ )>c(OH-) |
C.c(B+)=c(A- )>c(H+)=c(OH-) | D.c(B+ )>c(A- )>c(H+ )>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