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选项中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能通过所列变化得到的是(  )
A.Cu$→_{v}^{O_{2}}$CuO$\stackrel{H_{2}SO_{4}}{→}$CuSO4溶液$\stackrel{结晶}{→}$CuSO4•5H2O
B.Al$→_{v}^{O_{2}}$Al2O3$\stackrel{{H}_{2}S{O}_{4}}{→}$Al2(SO43溶液$\stackrel{加热蒸干}{→}$Al2(SO43
C.FeSO4溶液$\stackrel{{H}_{2}S}{→}$FeS$→_{干燥}^{过滤}$FeS晶体
D.MgCl2溶液$→_{过滤}^{NH_{3}}$Mg(OH)2$\stackrel{适量HN{O}_{3}}{→}$Mg(NO32溶液$\stackrel{结晶}{→}$Mg(NO3)•6H2O

分析 A、铜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再结晶得到CuSO4•5H2O晶体;
B、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为不挥发性酸,所以加热蒸干硫酸铝溶液最终得到硫酸铝晶体;
C、根据硫酸酸性强于硫化氢结合强酸制弱酸判断;
D、氯化镁溶液中通氨气生成氢氧化镁的沉淀,氢氧化镁又溶于硝酸,再结晶得到晶体.

解答 解:A、铜与氧气发生方程式为Cu+O2$\frac{\underline{\;\;△\;\;}}{\;}$CuO,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将所得硫酸铜溶液再结晶可得到CuSO4•5H2O晶体,故A正确;
B、铝与氧气发生方程式为4Al+3O2$\frac{\underline{\;\;△\;\;}}{\;}$2Al2O3,氧化铝与硫酸反应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因为硫酸为不挥发性酸,所以加热蒸干硫酸铝溶液得到硫酸铝晶体,故B正确;
C、因为硫酸酸性强于硫化氢,所以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不发生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镁溶液中通氨气发生方程式为MgCl2+2NH3•H2O=Mg(OH)2↓+2NH4Cl,氢氧化镁与硝酸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NO3=Mg(NO32+2H2O,将所得溶液再结晶得到Mg(NO3)•6H2O晶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目综合考查学生元素以及化合物的性质方面的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已知室温下BaS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07×10-5mol•L-1,BaSO4在0.010mol•L-1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是在纯水中溶解度的多少倍?已知KSP(BaSO4)=1.07×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H3(g)+CO2(g)═NH2COONH4(s)△H<0,
已知氨基甲酸铵有以下性质:
a.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遇水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b.59℃则可分解成NH3和CO2气体;
用如图1装置制备干燥的氨气,图Ⅱ装置制备氨基甲酸铵,把制备的干燥的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当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较多时停止制备(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B的名称干燥管,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NH3•H2O=Ca(OH)2+NH3↑;
(2)图2装置中使用冰水的原因是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3)图2中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4)从图2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B;
A.蒸馏      B.过滤      C.分液     D.结晶
(5)图2装置中,尾气处理装置如图3所示,玻璃管的作用防止倒吸,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多余氨气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
(6)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7.82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79.8%(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CO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表:
物质SiCl4BCl3AlCl3FeCl3PCl5
沸点/℃57.712.8 
 
315 
熔点/℃-70.0-107.2  
 
 
 
升华温度/℃ 180300162
d.已知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装置C中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E中的h 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使SiCl4冷凝收集.
(2)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酒精(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Al、P(填写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NH3的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于A、B装置中的可选药品:浓氨水、30%H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装置E有多种作用,下列关于装置E的作用或其中所盛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填下列序号字母).
a.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    
b.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c.平衡装置内的压强    
d.锥形瓶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
(2)甲同学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K1、K2、K3、K4,反应一段时间后,他认为成功模拟了过程Ⅱ的反应,原因是其观察到(G处圆底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填支持其观点的实验现象);甲同学进行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H一段时间后,H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若制得的氨气仅按I→Ⅱ→III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欲使H装置中所得溶液为纯净的CuSO4溶液(忽略Cu2+的水解),理论上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假设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全部排出反应装置);从所得CuSO4溶液中得到CuSO4•5H2O晶体的法是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乙同学为模拟过程IV的反应,在甲同学操作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项操作是a(填下列序号字母).
a.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    
b.关闭K4并熄灭酒精灯
c.关闭K3、K4并熄灭酒精灯
(4)丙同学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X、Y、Z、W四种元素分别位于周期表中三个紧邻的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和Y的氢化物都比同族下一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但在同周期中却不是最高的.Z是同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W原子的价电子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F.X、Y可以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其中两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达到8,则其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这种化合物不易作配体形成配离子的原因是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向F偏移,导致NF3中N原子核对其孤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作配体形成配离子.
(2)X的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原因是:氨气与水反应,氨气可以与水形成氢键,氨气与水都是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故氨气易溶于水.
(3)Z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1.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征,可将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Z属于p区.
(4)W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边长为a pm.晶胞中含有4个W离子、W离子的配位数是8,晶体的密度是$\frac{4×78}{(a×1{0}^{-10})^{3}×{N}_{A}}$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二氧化硫,一个盛有杂质为水蒸气的二氧化碳,在同温(120℃以上)同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相同的是(  )
A.质子总数B.质量C.密度D.原子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卤族单质,随着相对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也相应升高
B.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个纵行
C.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D.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中五种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相关信息
A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K层的2倍
C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可吸附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表面
D价电子排布为(n+1)s+(n+1)p(n+2)
E苯酚遇其某种价态的离子显紫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第二周期VA族;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A,B,C的氢氧化物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写化学式,下同)H2O>NH3>CH4;B,C,D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为H2O.
(3)1molAD2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A;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4)生活中E单质在NaCl溶液中发生腐蚀时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