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碳的排放,实施低碳经济是今后经济生活主流方向.
(1)下列措施不利于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
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
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
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
(2)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如将CO2和H2以1:4比例混合通入反应器,适当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能源.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CO2+4H2 
 一定条件 
.
 
 
+2H2O.
(3)CO2合成生产燃料甲醇(CH3OH)是碳减排的新方向.进行如下实验:某温度下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2mol CO2和6mol H2,发生:CO2(g)+3H2(g )
CH3OH(g)+H2O(g)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反应限度标志的是
 
(填字母).
A.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为3:1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D.CO2生成速率与CH3OH生成速率相等
现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
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min).

(4)CO在催化作用下也能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已知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与20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
 
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VAL,则A、B两点时容器中,n(A):n(B)=
 

(5)以KOH为电解质的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通入甲醇的电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1)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能增强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
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节约用电、用气,可以节能减排;
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根据v=
△c
△t
计算v(CO2),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
(4)①温度越高、越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最先到达平衡;②根据CO转化率计算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变化量,进而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5)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碱溶液中生成碳酸钾,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
解答: 解:(1)A.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保护植被,能增强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加大对煤和石油的开采,并鼓励使用石油液化气,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题意,故B正确;
C.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使用空调时夏季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冬天不宜过高,能减少电的使用,减少煤和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倡导出行时多步行和骑自行车,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减少石油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和种类应该相等,分析题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前出现了2个O,1个C,8个H,反应后出现了2个O,4个H,所以在X中含有4个H和1个C,
故答案为:CH4;  
(3)A.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C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A正确;
B.开始投料比,2mol CO2和6mol H2,容器中H2浓度与CO2浓度之比为3:1,所以不能证明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容器的体积不变,反应前后都为气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C错误;
D.CO2生成速率表示逆反应速率,与CH3OH生成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两者相等,说明到达平衡,故D正确;
由图可知,12min到达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量为2mol/L-0.5mol/L=1.5mol/L,所以v(CO2)=
1.5mol/L
12min
=0.12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3v(CO2)=3×0.125mol/(L?min)=0.375mol/(L?min),
故答案为:AD;0.375;   
(4)①C点的温度、压强都高于A点,温度越高、越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最先到达平衡,故则从反应开始至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tC
故答案为:大于;        
②A点CO的转化率为0.5,则参加反应的CO为10mol×0.5=5mol,则:
CO(g)+2H2(g)?CH3OH(g)气体物质的量减少
1                              2
5mol                           10mol
故A点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mol+20mol-10mol=20mol,
B点CO的转化率为0.7,则参加反应的CO为10mol×0.7=7mol,则:
CO(g)+2H2(g)?CH3OH(g)气体物质的量减少
1                              2
7mol                           14mol
故B点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mol+20mol-14mol=16mol
故A、B两点时容器内总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n(A):n(B)=20mol:16mol=5:4,
故答案为:5:4;
(5)甲醇-空气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碱溶液中生成碳酸盐,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或3O2+6H2O+12e-=12OH-),
故答案为:O2+2H2O+4e-=4OH- (或3O2+6H2O+12e-=12OH-).
点评:本题是道综合题,涉及知识点较多,涉及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及有关计算、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判断等,(4)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有关计算能力,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运动
C、溶液中通过光束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光束有丁达尔现象
D、通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分别向两极移动,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2ClO-+SO2+H2O═SO32-+2HClO
B、往氨水中滴加FeCl3溶液:Fe3++3OH-═Fe(OH)3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Ba(OH)2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
 △ 
.
 
NH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盐酸中,一组插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
A、Cu片、Cu片
B、Cu片、Al片
C、Al片、Al片
D、Al片、Cu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I2(g)+H2(g)?2HI(g)△H=-9.48kJ/mol
②I2(s)+H2(g)?2HI(g)△H=+26.48kJ/mol
(1)写出固态碘生成气态碘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反应 ①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对于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①,能说明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C.容器中气体颜色的深浅不变      D.有n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n个H-I键断裂
(4)可通过反应2NO+O2=2NO2和NO2+2H++2I-=NO+I2+H2O来制取碘,NO在制碘过程中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X和Z可形成X2Z,X2Z2两种化合物,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L密闭容器中加入1.2molX2和0.4molY2,发生如下反应:
3X2(g)+Y2(g)?2YX3(g)△H反应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
①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②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则△H
 
0(填“>”、“<”或“=”).
③改变下列条件,能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不变的是
 
(填字母).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3)常见液态化合物X2Z2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
 
(填字母).
a.MnO2b.FeCl3c.Na2SO3d.KMnO4
(4)A是四种元素中三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将常温下0.1mol?L-1的A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12,则A的电子式为
 

(5)以X2为燃料可制成燃料电池.已知:2X2(g)+Z2(g)=2X2Z(l)△H=-572KJ?mol-1
该燃料电池释放228.8KJ电能时,生成1mol液态X2Z,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25.6g的铜投入200mL物质的浓度为3mol?L-1稀硝酸中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3)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注:2、3步骤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有Cl-、CO
 
2-
3
、SO
 
2-
4
,要求依次检验出这三种离子,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检验离子 所加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CO
 
2-
3
稀硝酸
 
 
(2)SO
 
2-
4
 
产生白色沉淀
 
    (3)Cl-
 
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三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由于它
 
,所以属于单糖;蔗糖的分子式是
 
,由于它的一个分子能水解成两个单糖分子,所以属于
 

(2)阿司匹林是由
 
 
反应制得.阿司匹林与与氢氧化钠中和,可制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