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升高一定的温度 | |
B. | 加入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 | |
C. | 加入少量的0.5 mol•L-1的硫酸 | |
D. | 加入少量的1 mol•L-1的NaOH溶液 |
分析 醋酸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其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加酸抑制醋酸的电离,加氢氧化钠促进醋酸的电离,据此分析.
解答 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符合条件,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氢离子浓度不变,所以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电离程度减小,所以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所以促进醋酸电离,且氢离子浓度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既要考虑促进醋酸电离又要考虑氢离子浓度增大,根据外界条件对其影响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stackrel{{H}_{2}S{O}_{4}}{→}$CuSO4$\stackrel{Ba(N{O}_{3})_{2}}{→}$Cu(NO3)2 | |
B. | Cu$\stackrel{{O}_{2}}{→}$CuO$\stackrel{HN{O}_{3}}{→}$Cu(NO3)2 | |
C. | Cu$\stackrel{{O}_{2}}{→}$CuO$\stackrel{{H}_{2}O}{→}$Cu(OH)2$\stackrel{HN{O}_{3}}{→}$Cu(NO3)2 | |
D. | Cu$\stackrel{HN{O}_{3}}{→}$Cu(N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能使溶液的pH增加 | |
B. | 都能使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 |
C. | 溶液中c(H+)•c(OH-)增大 | |
D. | 都能使溶液中$\frac{c(CHCO{O}^{-})}{c(CHCOO{H}^{+})}$比值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 |
B. | 将②、③混合,若有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 |
C. | 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c(OH-)>c(Na+) | |
D. | 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不需垫石棉网 | |
B. |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人试管的底部 | |
C. |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 |
D.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要对着白己和别人,以免液体暴沸伤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
B |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 和溴水 | 生成白色沉淀 | 产物三溴苯酚溶于水 |
C |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铁盐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 |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 氧化性:Fe3+>I2 |
D |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