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化合物M()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H2Br$\stackrel{Li}{→}$ $\stackrel{R′CHO}{→}$ $\stackrel{H_{2}O}{→}$
$\stackrel{BBr_{3}/CH_{2}Cl_{2}}{→}$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官能团名称为酚羟基、碳碳双键.③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6:1:2:1.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
(3)B的结构简式为
(4)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乙烯合成2-丁醇的合成路线(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过程中只有无机试剂可任选)

分析 和CH3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为,在NaBH4作用下和甲醇反应生成,和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在Li作用下和反应生成B为:,浓硫酸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中含有3个-OCH3,C的结构简式为,C在BBr3/CH2Cl2作用下得到M,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解答 解:(1)化合物M()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为酚羟基、碳碳双键,.③的反应是醇羟基和HBr发生的取代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分子中含4种氢原子磁共振氢谱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为:6:1:2:1,
故答案为:酚羟基、碳碳双键;6:1:2:1;
(2)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A,A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根据给定的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条件②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为
故答案为:3;
(5)由乙烯合成2-丁醇是乙烯和HBr发生甲醇反应生成溴乙烷,在Li作用下和乙醛、水反应得到2-丁醇,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根据产物结构简式、流程图中各物质的分子式、反应条件及题给信息采用逆向思维进行推断,正确推断各物质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一极通CO气体,另一极通O2和CO2混合气体,其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32-向正极移动
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
C.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O+CO32--2e-═2CO2
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常温下,向1L0.1mol•L-1CH3COONa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CH3COO-与CH3COOH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HCl完全吸收且不考虑CH3COOH挥发及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H+)-n(OH-)=(0.05-a )mol
C.随着HCl的加入,$\frac{c(O{H}^{-})}{c(C{H}_{3}COO{H}^{-})}$不断减小
D.当n(HCl)=0.1mol时,c(Cl-)>c(CH3CO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BCD
物质
甘蔗 

生石灰 

液氨

亚硝酸钠
用途甘蔗渣可以制得酒精干燥剂、抗氧化剂制冷剂食品防腐剂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CO2、MgO、Na2SO4溶液、Ba(OH)2溶液、盐酸五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3个B.4个C.5个D.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产物为Fe2O3和H2
C.在空气中灼烧Fe(OH)3最终得到Fe2O3
D.Cl2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单质在过量的空气中燃烧生成SO2
B.自然界的硫元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无硫单质
C.二氧化硫和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D.浓硫酸与碳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条件现象

加热ⅰ.加热后蓝色褪去
ⅱ.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I2
(2)分析现象ⅰ、ⅱ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设计实验如图1,“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a”是溶液不变蓝.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Ⅰ: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解释1:6H++5I-+IO3-═3I2+3H2O,解释2:4H++4I-+O2═2I2+2H2O,解释3:2H++2I-+IO-═I2+H2O.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图2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2H++2I-+Ag2O═2AgI↓+H2O.
②Ag2O的作用是证明上层溶液中存在I-,沉淀I-,排除向滤液中加入稀H2SO4后,因I-被氧化生成I2的可能.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HIO(或IO-)、HIO3(或IO3-)、H+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ⅰ、现象ⅲ蓝色褪去的原因现象ⅰ:部分I2挥发,部分I2与H2O发生反应;现象ⅲ:淀粉完全水解.加热时,I2与H2O的反应速率大于淀粉水解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3.A、B、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单质在D单质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单质在F单质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VIIA族E2D2的电子式为
(2)AFD的结构式为H-O-Cl BD2形成晶体的类型为分子晶体.
(3)元素D、E、F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Cl->O2->Na+(用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E与D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