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2)实验时,旋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旋塞,发现液体流出缓慢,最终停止,其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或分液漏斗上口活塞上的凹槽没有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连通,导致无法与外界大气连通.
(3)装置B中的溶液出现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氧化性性.
(4)实验后,测定装置C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不同意见:①是生成的Na2SO3水解;②是氢氧化钠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意见成立.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5)另一小组利用装置D进行实验:用注射器向装置D共注入v mL实验室制备SO2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停止实验.该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测定实验室空气中SO2含量.

分析 装置图分析可知,A中是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通过硫化氢溶液被硫化氢还原生成单质硫,通过氢氧化钠溶液被吸收生成硫化钠、亚硫酸钠,装置D用注射器向装置D共注入v mL实验室制备SO2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1)装置A中是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装置,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2)分液漏斗中液体不能继续流下是压强的影响,可能是分液漏斗上口活塞上的凹槽没有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连通或没有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
(3)装置B中的溶液出现浑浊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二氧化硫的性质;
(4)实验后,测定装置C中溶液呈碱性,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剩余使溶液显碱性或恰好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还是亚硫酸钠;

解答 解:(1)装置A中是二氧化硫气体的发生装置,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故答案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
(2)实验时,旋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旋塞,发现液体流出缓慢,最终停止,其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或分液漏斗上口活塞上的凹槽没有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连通,导致无法与外界大气连通;
故答案为:没有打开分液漏斗的上口活塞或分液漏斗上口活塞上的凹槽没有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连通,导致无法与外界大气连通;
(3)装置B中的溶液出现浑浊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SO2=3S+2H2O,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4价变化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做氧化剂,所以二氧化硫在此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
故答案为:氧化性;
(4)分析流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测定装置C中溶液呈碱性,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钠剩余使溶液显碱性或恰好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成分是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还是亚硫酸钠,具体步骤和现象为:取少量装置C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显红色,然后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若为氢氧化钠溶液和亚硫酸钡的混合溶液,出现的现象是溶液红色不变化,若为亚硫酸钠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亚硫酸根离子全部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溶液红色消失,具体实验操作和反应现象与结论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然后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溶液先变红,然后产生沉淀,最后若红色褪去,则说明①正确;若红色不能褪去,则说明②正确;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然后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溶液先变红,然后产生沉淀,最后若红色褪去,则说明①正确;若红色不能褪去,则说明②正确.
(5)用注射器向装置D共注入v mL实验室制备SO2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溶液恰好反应,依据反应的高锰酸钾浓度和体积计算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反应定量关系计算费用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计算得到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所以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故答案为:测定实验室空气中SO2含量.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制备方法,物质性质和现象的分析判断,主要是物质组成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步骤设计,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获取知识和信息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材料科学的推动.
(1)光导纤维是一种能高质量传导光的玻璃纤维,利用光缆通讯,能同时传输大量信息.制造光纤电缆的主要原材料的化学式是SiO2,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2)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高纯度的单晶硅生产方法之一:HCl、Cl2H2
SiO2$\stackrel{C}{→}$Si(粗硅)$\stackrel{HCl、Cl_{2}}{→}$SiHCl3(沸点31.5℃)$\stackrel{H_{2}}{→}$Si$\stackrel{气相沉积法}{→}$超纯硅(多晶硅)单晶硅
近代用得较多的另一种方法(之二)是:用金属硅化物(Mg2Si)与盐酸作用制得硅烷,再热分解硅烷可得高纯硅.单晶硅可用来制作大规模集成电路、整流器等,硅纯度越高,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性能就越好.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方法一生产单晶硅的过程看,由碳还原得到的硅为何还要进一步处理?由C还原SiO2得到的单质硅不纯
②写出方法二中,生产高纯硅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I4HCl+Mg2Si═2MgCl2+SiH4↑.IISiH4$\frac{\underline{\;高温\;}}{\;}$Si+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
A.BaCl2溶液B.K2SO4溶液C.CuSO4D.NH4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易形成-1价离子B.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NH23,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B.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餐具不可以放进微波炉中加热使用
C.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0.1mol 某烃与1.5mol过量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将生成物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增重23.4g.从Na2O2中逸出标准状况下24.64L气体.
(1)求该烃的分子式.
(2)又知该烃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D是四种有机物,它们的分子中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其中A和B是烃.在标准状况下,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3,B与HCl反应生成C,C与D混合后加入NaOH并加热,可生成B.
(1)判断A、B、C、D各是哪种有机物,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A:CH≡CH、B:CH2═CH2、C:CH3CH2Cl、D:C2H5OH.
(2)写出相应的方程式.CH2═CH2+HCl$\stackrel{催化剂}{→}$CH3CH2Cl、CH3CH2Cl+NaOH$→_{△}^{乙醇}$CH2═CH2+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在压强为0.1MPa、10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 CO与 5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该反应的熵变△S<0(填“>”、“<”或“=”).
②若温度T1>T2,则平衡常数K(T1)小于K(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下列措施既可加快反应速率又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D;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2mol CO和5mol H2
④下列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CD;
A.v生成(CH3OH)=v消耗(CO)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O与H2浓度比不再变化
(2)若温度T2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75%,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4mol;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75L2/mol2
③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06mol•L-1•mi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沼气和液化石油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C.PM 2.5含有的铅、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重金属元素
D.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体发生变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