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2)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3)依据铜的物质的量和稀硝酸提供氢离子物质的量,结合离子方程式定量关系分析计算硝酸根离子浓度;
(4)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
(5)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Cu完全反应,铜离子浓度相同.
解答 解:(1)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2)吹入空气前小试管中的现象是铜片逐渐溶解,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溶液,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大试管中远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
故答案为: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3)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0.192g铜片物质的量=$\frac{0.192g}{64g/mol}$=0.003mol,5ml浓度为2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硝酸物质的量=0.005L×2mol/L=0.01mol,反应的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02mol,剩余硝酸根离子物质的量=0.01mol-0.002mol=0.008mol,则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浓度=$\frac{0.008mol}{0.005L}$=1.6mol/L,
故答案为:1.6;
(4)若将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红棕色气体会与它发生反应,生成两种钠盐和水,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是二氧化氮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NO2-+NO3-+H2O,
故答案为:2NO2+2OH-=NO2-+NO3-+H2O;
(5)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硝酸足量,则Cu完全反应,铜离子浓度相同,所以颜色不同与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不正确;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和定量计算应用,主要是反应现象等知识点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H<7的溶液是酸的溶液 | |
B. | pH>7的溶液是碱的溶液 | |
C. | pH>7的溶液有可能是盐的溶液,这是因为盐可能电离出H+ | |
D. | pH>7的溶液有可能是盐的溶液,这是盐类水解造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过量石灰水与碳酸氢钙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 |
B. | 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 | |
C.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 |
D. | 酸性溶液中Kl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气体 | b溶液 | 预测的现象 | |
① | C02 | BaCl2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② | SO2 | Ba(NO3)2 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③ | Br2 | AgNO3溶液 | 淡黄色沉淀析出 |
④ | NH3 | AlCl3溶液 | 白色沉淀析出 |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KSCN溶液鉴别FeCl2和FeCl3溶液 | |
B.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 |
C. | 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溶液和KCl洛液 | |
D. | 用过量的NaOH溶液鉴别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维生素C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是维生素C物质的量的4倍 | |
B. | 维生素C因为含有酯基而难溶于水 | |
C. | 维生素C中含有醚键 | |
D. | 维生素C的酸性可能是③、④两个羟基引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Cl2有漂白作用 | 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
B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C |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
D | 浓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 浓氨可用作制冷剂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