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甲和乙均是高温陶瓷材料,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甲、乙分别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三种短周期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甲与NaOH浓溶液共热生成气体丙和化合物丁,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在丁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Z元素的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在1300℃~1400℃的条件下,0.1mol的X单质与4.2g的Z单质恰好反应制得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2)甲与NaOH浓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丁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
 

(4)高温条件下,丙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X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人提出生成的产物Fe中可能还有Fe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用化学方法)
 

(5)工业上在X单质的气氛下将Z的氧化物和焦炭加热到1400℃~1450℃的条件下以制备乙,反应中还生成一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可知丙的摩尔质量为:M=ρVm=0.76g?L-1×22.4L/mol≈17g/mol,丙为NH3,则甲中含有N元素;在丁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说明丁中含有铝元素,则甲中含有Al元素,所以甲为AlN;丙为铝的化合物,又是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化合物,所以丙为NaAlO2;Z元素的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所以Z为Si元素,而X、Y、Z三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为N、Y为Al,Z为Si;在1300℃~1400℃的条件下,0.1mol的X单质与4.2g的Z单质恰好反应制得乙,即:0.1mol氮气与0.15molSi反应,生成的乙中氮原子与硅原子个数之比为:0.2:0.15=4:3,所以乙的化学式为:Si3N4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 解: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根据M=ρVm=0.76g?L-1×22.4L/mol≈17g/mol,所以丙为NH3,甲中含有N元素;在丁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说明丁中含有铝元素,则甲中含有Al元素,故甲为AlN;丙为铝的化合物,又是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化合物,所以丙为NaAlO2;Z元素的氧化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所以Z为Si元素,而X、Y、Z三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为N、Y为Al,Z为Si;在1300℃~1400℃的条件下,0.1mol的X单质与4.2g的Z单质恰好反应制得乙,即:0.1mol氮气与0.15molSi反应,生成的乙中氮原子与硅原子个数之比为:0.2:0.15=4:3,所以乙的化学式为:Si3N4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的化学式为:Si3N4;丙为氨气,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氨气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Si3N4
(2)甲为AlN,AlN与NaOH浓溶液共热生成了氨气和偏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
故答案为:AlN+NaOH+H2O=NaAlO2+NH3↑;
(3)丁溶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偏铝酸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
故答案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
(4)丙为氨气,X的单质为氮气,高温条件下,氨气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氮气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Fe2O3
 高温 
.
 
2Fe+3H2O+N2;产物Fe中可能还有FeO,需要先除掉铁,然后用盐酸溶解,再检验是否含有亚铁离子,方法为:取样品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有FeO生成,
故答案为:取样品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有FeO生成;
故答案为:2NH3+Fe2O3
 高温 
.
 
2Fe+3H2O+N2;取样品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有FeO生成;
(5)X的单质为N2,Z的氧化物为SiO2,工业上在N2的气氛下将Z的氧化物SiO2和焦炭加热到1400℃~1450℃的条件下以制备乙,乙为Si3N4,反应中还生成一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戊,根据原子守恒,可燃性气体中含有C,所以为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2+6C
 高温 
.
 
Si3N4+6CO,
故答案为:SiO2+2N2+6C
 高温 
.
 
Si3N4+6CO.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较大,试题涉及了化学式、电子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亚铁离子的检验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合理分析题中信息,从丙入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断,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特点为解题突破口,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B、Al2O3溶于盐酸中:O2-+2H+=H2O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Al3++3OH-=Al(OH)3
D、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氯水中通入SO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D、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生成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盐酸具有以下性质: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1)下列用于或现象,分别表现盐酸的什么性质?(填字母序号)
金属除锈
 

与锌反应制氢气
 

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2)若用KMnO4代替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请在上述方程式中用双桥线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该反应利用盐酸的
 
(填字母序号);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触媒(铁的氧化物)是合成氨工业的催化剂.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研究铁触媒的组成.

方案一:用下列实验方法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1)步骤④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2)若通入Cl2不足量,溶液B中还含有
 
会影响测定结果.
(3)若通入Cl2过量且加热煮沸不充分,溶液B中可能含有Cl2.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Cl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限选试剂:0.1mol L-1酸性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淀粉-KI溶液、0.1mol L-1 KSCN溶液、品红稀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
 
,振荡
,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若溶液
 
,则溶液B中含Cl2
若溶液
 
,则溶液B中不含Cl2
方案二:用下列装置测定铁触媒的含铁量,确定其组成.

(4)干燥管C的作用是
 

(5)称取15.2g铁触媒进行上述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得干燥管B增重ll.0g,则该铁触媒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都是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铝热反应是一类置换反应,写出铝热反应的一种用途
 

(2)工业上利用置换反应制备半导体材料Si,制备Si的原料分别是
 
 

(3)硫化铝投入水中发生反应:Al2S3+6H2O═2Al(OH)3↓+3H2S↑,该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4)“盐+酸-→新盐+新酸”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类型.在Na2SiO3溶液中滴入盐酸,生成的新酸是
 
(写化学式)
(5)NaHCO3与NaOH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复分解反应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发生.NaClO与H2SO4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下列物质:氧气、浓硫酸、二氧化硫、硫化氢、铜片、钠、焦炭、氨气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单质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有气体生成、溶液变红,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的实验,选择的试剂应是二氧化硫和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酸性氧化物为
 

(4)两种物质间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发生催化氧化(制硝酸其中的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表格(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物质 质量/g 体积/L 物质的量/mol 分子数 原子数 电子数
CH4(标况下) 4.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但不能溶解Fe,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K+、Na+、HCO3-、NO3-
B、Mg2+、K+、NO3-、Na+
C、H+、Al3+、SO42-、NO3-
D、Na+、SO42-、Cl-、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