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编号 | HA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 混合溶 液的pH |
① | 0.1 | 0.1 | pH=9 |
② | c | 0.2 | pH=7 |
③ | 0.2 | 0.1 | pH<7 |
分析 (1)a中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恰好生成正盐,pH=9,则生成强碱弱酸盐;
(2)若酸为强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pH=7;而HA为弱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溶液的pH大于7,则为保证pH=7,应使酸浓度大于0.2mol/L;b中溶液pH=7,说明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3)根据数据分析反应后的溶质为酸和等量的盐,溶液显酸性,说明酸的电离大于盐的水解;
(4)根据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分析.
解答 解:(1)根据a可知: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恰好生成正盐,溶液的pH=9,说明生成强碱弱酸盐,所以HA为弱酸,
故答案为:HA是弱酸;
(2)若该酸为强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时pH=7,而HA为弱酸,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溶液的pH大于7,则为保证pH=7,应使酸浓度应该大于0.2mol/L;
溶液的pH=7,溶液中c(H+)=c(OH-),由电荷守恒c(Na+)+c(H+)=c(A-)+c(OH-)可知:c(A-)=c(Na+),
故答案为:大于;c(A-)=c(Na+);
(3)根据数据分析反应后的溶质为酸和等量的盐,溶液显酸性,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则c(A-)>c(Na+),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A-)>c(Na+)>c(H+)>c(OH-);
故答案为:大于;c(A-)>c(Na+)>c(H+)>c(OH-);
(4)实验①中溶液中溶质为NaA,pH=9,则c(H+)=10-9mol/L,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c(HA),所以c(OH-)-c(HA)=c(H+)=10-9mol/L
;
故答案为:10-9.
点评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及计算,把握盐类水解、酸碱混合的物质的量关系及pH计算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氕、氘、氚 | |
B. | 氢有三种同位素,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3 | |
C. | 氢元素可形成三种互为通分异构体的物质:H2、D2、T2 | |
D. | 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可用一个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10 mL时:c(CH3COO-)>c(Na+)>c(H+)>c(OH-) | |
B. | 曲线Ⅰ:滴加溶液到20 mL时:c(NH4+)>c(Cl-)>c(H+)>c(OH-) | |
C. | 曲线Ⅱ:滴加溶液在10 mL~20 mL之间时:c(NH4+)=c(Cl-)>c(OH-)=c(H+) | |
D. | 曲线Ⅱ:滴加溶液到10 mL时:c(CH3COO-)-c(CH3COOH)=2[c(H+)-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表示25℃时用0.1 mol/L的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K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 |
B. | 乙表示醋酸溶液滴定NaOH和氨水混合溶液的电导率曲线 | |
C. | 丙中曲线表示反应N2(g)+3H2(g)?2NH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 |
D. | 丁中①、②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H3COO-)>2c(Na+) | |
B. |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 |
C. | 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 |
D. |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