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A~E是几种烃分子的球棍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碳量最高的烃是(填结构简式);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CD(填结构简式);
(3)互为同系物的烃有CH4、CH3CH3、CH3CH2CH3(填结构简式);
(4)写出C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5)描述D与溴水混合并充分振荡、静置后的现象分层,上层呈现橙红色,下层无色.

分析 有结构模型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烷,C为乙烯,D为苯,E为丙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
(1)常温下,分子中含有碳原子个数不大于4的烃为气态烃,根据其球棍模型判断,分子中含有碳氢原子个数比最大即为含碳量最高的.
(2)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的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3)根据同系物的概念: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整数倍个CH2的有机物来回答;
(4)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和溴水之间发生加成反应;
(5)苯和溴水混合,苯在溴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

解答 解:有结构模型可知A为甲烷,B为乙烷,C为乙烯,D为苯,E为丙烷,
(1)常温下,分子中含有碳原子个数不大于4的烃为气态烃,根据其球棍模型判断,分子中含有碳氢原子个数比最大即为含碳量最高的,所以含碳量最大的是苯,
故答案为:
(2)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的烃能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乙炔、能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CD;
(3)A为甲烷,B为乙烷,E为丙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整数倍个CH2,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CH4、CH3CH3、CH3CH2CH3
(4)乙烯中含有双键,可以和溴水之间发生加成反应,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5)苯在溴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苯和溴水混合并充分振荡、静置后的现象:分层,上层呈现橙红色,下层无色,故答案为:分层,上层呈现橙红色,下层无色.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根据结构模型判断有机物的种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X,当反应4X(g)?3Y(g)+Z(g)达到平衡状态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
A.4 molB.3.4 molC.2.8 molD.1.2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环己酮是重要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龙、己内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间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用次氯酸钠制备环己酮.方程式为:
【资料查询】环己酮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密度为0.95g/mL,熔点为-45℃,沸点为155℃,溶解度(100mL H2O)为2.4g (31℃).
【实验流程】
【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三颈瓶应选用B
A.100mL   B.150mL   C.200mL    D.300mL
(2)在反应开始的前5min内,为了将体系温度维持在30~35℃,除了用冰水浴冷却外,采取的措施还有搅拌器搅拌、缓慢滴加NaClO溶液(答两点).
(3)加入饱和NaHS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ClO-+HSO3-═Cl-+H++SO42-;确保加入的饱和NaHSO3溶液已经足量,可以取少量烧瓶中的液体,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若看到溶液不显蓝色,则说明NaHSO3溶液足量.
(4)为将馏出液的pH调至中性,可以加入的试剂是BD.
A、稀盐酸      B、无水碳酸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5)调节pH后还需加入精制食盐,其目的是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有利于环己酮分层,“取有机层”时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表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
操作及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
D向某溶液中先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氯水,溶液变红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小于X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的酸性强于Y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强于HnX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淡黄色固体
B.钠的密度:小于煤油大于水
C.钠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
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H2O=2NaOH+H2B.Cl2+H2O═HCl+HClO
C.2H2O═2H2↑+O2D.Na2O+H2O═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向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①⑥⑤④②③(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⑥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3)收集氢气验纯时,最好采用排水方法收集氢气.
探究二:
(4)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此观点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若填“否”,则原因是2Fe3++Cu=2Fe2++Cu2+(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2O,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滴加KSCN(填试剂)血红色(实验现象),则可证明另一成分存在,反之,说明样品中不含该成分.
探究三:
(5)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有1.0mol,则样品中n(Cu2O)=0.5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装置如图,通电后,发现Cu极附近溶液蓝色加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极为负极,Cu为阳极
B.左烧杯溶液和右烧杯溶液的pH都变小
C.左烧杯Pt极和右烧杯Fe极的电解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左烧杯溶液浓度变大,右烧杯溶液浓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