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X、Y和Z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①元素周期表中,X和Y相邻,Y和Z也相邻;
②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则X是
 
元素,Y是
 
元素,Z是
 
元素(均填写名称).
(2)
写出A的分子式
 
,B的结构简式
 
,C的名称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统一思想,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1)X、Y和Z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元素,①元素周期表中,X和Y相邻,Y和Z也相邻,②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根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及三种元素的位置关系知,这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或X和Y同一周期、Y和Z位于同一主族,再结合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即可;
(2)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所以A是CH3CH2OH,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所以B是CH3CHO,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所以C是CH3COOH.
解答: 解:(1)X、Y和Z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短周期元素,①元素周期表中,X和Y相邻,Y和Z也相邻,②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如果三种元素处于同一周期,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1、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1,a-1+a+a+1=17,a不是整数,故舍去;X和Y相邻,Y和Z也相邻,所以X和Y属于同一周期、Y和Z属于同一主族,设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1、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b,b-1+b+b=17,b=6,这几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S元素,
通过以上分析知,X是氮元素、Y是氧元素、Z是硫元素,故答案为:氮;氧;硫;
(2)乙烯和水加成生成乙醇,所以A是CH3CH2OH,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所以B是CH3CHO,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所以C是CH3COOH,
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分子式为C2H6O,B的结构简式CH3CHO,C的名称是乙酸,
故答案为:C2H6O;CH3CHO;乙酸.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有机物的推断,熟悉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即可推断元素,根据元素的位置及最外层电子数采用讨论的方法确定元素,有机物推断中根据乙烯发生的一系列反应来推断,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反应Cl2+H2O=HCl+HClO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只作氧化剂
B、Cl2只作还原剂
C、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研究性学习小组甲为检测实验室用H2还原CuO所得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红色),进行了认真的探究.
Ⅰ.查阅资料:①Cu2O属于碱性氧化物; ②高温灼烧CuO生成Cu2O和O2;③Cu2O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Cu2O+2H+=Cu+Cu2++H2O.
Ⅱ.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1】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方案2】取该红色试样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溶液是否呈蓝色;
【方案3】称得干燥坩埚的质量为a g,取红色固体置于坩埚中称得总质量为b g,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质量恒定,称得最后总质量为c g.
(1)请你评价方案1和方案2.若你认为方案合理,请简述其化学原理;若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请简述原因:
方案1
 

方案2:
 

(2)方案3中,若确认红色粉末中含有Cu2O,则a、b与c的应符合的数学关系式为
 
,该实验方案最少得进行
 
次称量.
Ⅲ.另一小组设计了新的探究方案,拟通过干燥管中CuSO4是否变蓝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装置如图所示.
(3)简述该探究方案中,检验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说明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4)为确保探究的科学、合理、安全,实验中还应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①加热前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②在氢气发生器与硬质玻璃管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③在盛有硫酸铜的干燥管后再连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装浓硫酸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
(1)pH<
 
的雨水成为酸雨;向煤中加入适量的
 
,可以大大减少燃煤产物中SO2的量.
(2)对汽车加尾气催化净化装置,可以使其中的NO、CO相互反应转化成无毒气体,其原理用化学方程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甲采用如下图I所示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1)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上述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能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一定是NO吗?
 
(填“能”或“否”);理由是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装置有缺陷,他采用图 II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请回答:证明无色气体N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把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制取NaHCO3,装置如图1所示(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1)D中产生NaH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中溶液的作用
 

(3)当D中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时,停止实验,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备用.为确定固体的成分,各实验小组设计方案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配成1000mL溶液作为样液,其余固体备用):
①方案1:取样液与澄清的Ca(OH)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根据该实验现象,判断能否确定D中固体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②方案2:取样液与BaCl2溶液混合,出现白色沉淀并有气体产生.该实验小组分析现象后认为D中固体存在NaHCO3,其离子方程式是
 
;但不能确定是否存在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
 

③方案3:甲、乙两同学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取样液400mL,用pH计测溶液pH,再水浴加热蒸发至200mL,接下来的操作是
 
,结果表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HCO3.为进一步证明白色固体是否为纯净的NaHCO3,结合甲同学实验,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乙同学:利用仪器测定了固体残留率(残留物=
剩余固体的物质
原始固体的物质
×100%),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根据B点坐标,计算残留固体中NaHCO3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n(NaHCO3):n(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uO可用作颜料、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催化剂等.以下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CuO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2)1:1的H2SO4是用1体积98% H2SO4与1体积水混合而成.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需要
 

(3)该工艺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气体,该气体是
 
(写分子式),应加以回收处理.
(4)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2Cu+
H+
Cu+Cu2+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焙烧后固体(假设只含铜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Cu2O
 

(5)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要计算铜粉中Cu的含量,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用文字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各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元素 相关信息
X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但不属于碱金属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Z 地壳中含量最多
W W+与Z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请回答:
(1)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X、Z、W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填序号).
①离子键      ②极性键      ③非极性键
(3)X、Z可组成原子个数比1:1的化合物甲,实验室可用甲的水溶液制取Z的单质,若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3.01×1023,则所得气体产物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4)X、Y、Z、W四种元素可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4的某常见无机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不稳定性,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
A、胆矾B、熔融的氯化钠
C、食盐水D、石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