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工业上生产硫酸最重要的一步是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原理如下:2SO2(g)+O2(g)$\stackrel{催化剂}{?}$2SO3(g)△H=-196.6kJ•mol-1;某学生为了模拟上述实验,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与O2并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刻的SO2与O2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min024681012
c(SO2)/mol•L-10.040.0240.0120.0060.0040.0020.002
c(O2)/mol•L-10.040.0320.0260.0230.0220.0210.021
试回答:(1)该反应前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O2)=0.004mol•L-1•min-1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2}(S{O}_{3})}{{c}^{2}(S{O}_{2})•c({O}_{2})}$;
(3)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37.354kJ;
(4)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c(填字母);
a.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充入SO2      b.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c.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充入0.2molSO2和0.2molO2   d.升高温度
(5)硫酸工业的尾气是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人欲设计利用SO2分解生成S和O2的方法除去SO2,已知:SO2(g)=S(s)+O2(g)△H>0、△S<0,试判断此反应不能(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其依据是△H>0△S<0,则在任何温度下△G>0,不可能自发进行.

分析 (1)根据υ=$\frac{△c}{△t}$进行计算求解;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平衡时生成的浓度幂之积比上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3)10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由2SO2(g)+O2(g)$\stackrel{催化剂}{?}$2SO3(g)△H=-196.6kJ•mol-1可知,1mol的氧气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196.6kJ,而平衡时消耗氧气的量为:(0.04-0.021)mol•L-1×10L=0.19mol,由此分析解答;
(4)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改变外界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由此分析解答;
(5)根据G=△H-T•△S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答 解:(1)该反应前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O2)=$\frac{(0.04-0.032)mol•{L}^{-1}}{2min}$=0.004mol•L-1•min-1,故答案为:0.004mol•L-1•min-1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frac{{c}^{2}(S{O}_{3})}{{c}^{2}(S{O}_{2})•c({O}_{2})}$,故答案为:$\frac{{c}^{2}(S{O}_{3})}{{c}^{2}(S{O}_{2})•c({O}_{2})}$;
(3)10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由2SO2(g)+O2(g)$\stackrel{催化剂}{?}$2SO3(g)△H=-196.6kJ•mol-1可知,1mol的氧气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196.6kJ,而平衡时消耗氧气的量为:(0.04-0.021)mol•L-1×10L=0.19mol,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19mol×196.6kJ/mol=37.354kJ,故答案为:37.354;
(4)a.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充入SO2,平衡正向移动,但本身转化率降低,故错误;     
b.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c.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充入0.2molSO2和0.2molO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故正确;  
d.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故错误;
故选c;
(5)SO2(g)=S(s)+O2(g)△H>0、△S<0,根据G=△H-T•△S,G>0,不能实现,故答案为:不能;△H>0△S<0,则在任何温度下△G>0,不可能自发进行.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反应的自发性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NaHCO3、BaCl2、NaCl、Na2O2,现做以下实验:
A.取少量粉末加入水中,震荡,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B.向A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白色沉淀未见消失,但有气泡产生;
(1)这包粉末中肯定含Na2O2,还有NaHCO3、BaCl2(填化学式).
(2)A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3)B中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O42-=BaSO4+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
B.“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
D.“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些酸在反应中可以表现出多种性质,如在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中:
(1)氧化剂是HNO3(浓);,氧化产物是Cu(NO32,还原剂是Cu,还原产物是NO2
(2)在此反应中,浓硝酸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3)当生成标况下11.2L NO2 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0.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乙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乙酸为弱酸的是(  )
A.乙酸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乙酸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C.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D.乙酸钠溶液的PH大于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碳酸氢纳俗称“小苏打”,是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制纯碱的中间产物,可用作膨松剂,制酸剂,灭火剂等.工业上用纯碱溶液碳酸化制取碳酸氢钠.
(1)某碳酸氢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称取该样品,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耗用盐酸20.00mL.若改用0.05618mol/L硫酸滴定,需用硫酸17.80mL(保留两位小数).
(2)某溶液组成如表一:
表一
化合物Na2CO3NaHCO3NaCl
质量(kg)814.8400.397.3
向该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取出晶体后溶液组成如表二:
表二
化合物Na2CO3NaHCO3NaCl
质量(kg)137.7428.897.8
计算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的质量(保留1位小数).
(3)将组成如表二的溶液加热,使碳酸氢钠部分分解,溶液中NaHCO3的质量由428.8kg降为400.3kg,补加适量碳酸钠,使溶液组成回到表一状态.计算补加的碳酸钠质量(保留1位小数).
(4)某种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的晶体452kg溶于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44.8L(标准状况),获得纯的碳酸氢钠溶液,测得溶液中含碳酸氢钠504kg.通过计算确定该晶体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写出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
(1)CaCl2(HCl)试剂CaCO3固体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H2O+CO2↑.
(2)CO2(HCl)试剂饱和NaHCO3溶液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
(3)O2(CO2)试剂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2OH-+CO2═H2O+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某氯化铁(FeCl3•6H2O)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FeCl3•6H2O的质量分数,实验按如图步骤进行:

已知有关离子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
(1)样品和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I+=2Fe3++I2
(2)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填仪器名称).
(3)操作II必须用到的仪器是d(选填编号);
a.50mL烧杯         b.10mL量筒         c.2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4)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1000mol/L的标准Na2S2O3溶液18.00mL.该样品中FeCl3•6H2O(式量为270.5)的质量分数为97.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某无色溶液:CO32-NO3- Al3+  Ba2+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 Cl- SO42-AlO2-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 NH4+、Cl-、Na+、SO42-
D.酸性溶液中:NO3-、SO32-、Na+、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