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氮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键能是指在将1mol理想气体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的能量。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 N≡N | O=O | N—N | N—H | O—H |
键能/ kJ·mol1 | 946 | 497 | 193 | 391 | 463 |
写出1mol气态肼(H2N—NH2)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N2(g)+CO2(g),向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400℃、T℃)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 0 | 10 | 20 | 30 | 40 |
n(NO)(甲容器)/mol | 2.00 | 1.50 | 1.10 | 0.80 | 0.80 |
n(NO)(乙容器)/mol | 1.00 | 0.80 | 0.65 | 0.53 | 0.45 |
n(NO)(丙容器)/mol | 2.00 | 1.45 | 1.00 | 1.00 | 1.00 |
① 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 乙容器在5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则NO的浓度是____________,0~5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
(3)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mol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A、C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______Kc(C)(填“<”、“>”或“=”)。
② 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填“A”、“B”或“C”)点。
③ 计算B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B)=______(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答案】N2H4(g)+ O2(g)=N2(g)+2H2O(g) △H=-544 kJmol1 放热 0.4 molL-1 0.012molL-1min-1 = C 3 MPa
【解析】
利用键能数据计算反应热,利用定义计算反应速率。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反应的热效应,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利用三段式计算压强平衡常数。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其反应热△H等于反应物总键能减生成物总键能。则N2H4(g)+ O2(g)=N2(g)+2H2O(g)的△H=(193+391×4+497) kJ·mol1-(946+463×4) kJ·mol1=-544 kJmol1。
(2)①甲、丙容器分别经30min、20min达到平衡,则400 ℃<T ℃。从甲平衡到丙平衡,升高温度使n(NO)增大,即逆反应吸热、正反应放热。
②反应2NO(g)+C(s)N2(g)+CO2(g)中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改变不能使平衡移动。甲、乙容器同温,起始时乙中n(NO)是甲中的一半,则平衡时乙中n(NO)也是甲中的一半。平衡时乙容器中NO浓度是0.4 mol/1L=0.4 molL-1,0~50min平均反应速率v(NO)=(1.00 molL-1-0.4 molL-1)/50min=0.012molL-1min-1。
(3)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等无关,故Kc(A)=Kc(C) 。
② 按A、B、C顺序,平衡总压减小,平衡右移使NO2的转化率增大。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C点。
③用B点数据计算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B)
设生成氮气物质的量为x。
T 2NO2(g)+2C(s)N2(g)+2CO2(g)
起始/mol: 1 0 0
转化/mol: 2x x 2x
平衡/mol: 1-2x x 2x
图中B点平衡体系总压为15MPa、且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1-2x=2x,则x=0.25mol。
NO2、N2、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5mol、0.25mol、0.5mol,分压分别是6MPa、3MPa、6MPa。故Kp(B)==3MPa。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
②在相同时间内, 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 甲__________乙(填“>”、 “<”或“=”)。
③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
④当甲中溶液质量增重 31.5 克时,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
(2)图丙为甲烷氧气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电解质溶液的溶质是 KOH。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PbCl2(s)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gL-1)如图所示。已知盐酸浓度大于1molL-1时,发生反应:PbCl2(s)+2Cl-(aq)═PbCl42-(a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浓度越小,Ksp(PbCl2)越小
B. 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Pb2+)相等
C. 当盐酸浓度为1molL-1时,溶液中c(Pb2+)一定最小
D. 当盐酸浓度小于1molL-1时,随HCl浓度增大,PbCl2溶解量减少是因为Cl-浓度增大使PbCl2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0mL 0.5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仍有不妥之处,如不改正,求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
(3)取50 mL NaOH溶液和50mL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T2-T1)/℃ | ||
HCl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1 | ________________ |
2 | 25.9 | 25.9 | 25.9 | 29 | |
3 | 27.0 | 27.4 | 27.2 | 31.7 | |
4 | 26.4 | 26.2 | 26.3 | 29.2 |
②近似认为0.55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盐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4)下列情况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浓硫酸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
B.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C. 用50mL 0.50 mol·L-1的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 O2(气) 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的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为0.25 mol·L-1
B. SO2、SO3均为0.15 mol·L-1
C. SO2为0.4 mol·L-1
D. 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2C(s)+O2(g)=2CO(g) ΔH=-220.0 kJmol-1;
②C(s)+O2(g)=CO2(g) ΔH =-393.5 kJmol-1;
③2CO(g)+O2(g)=2CO2(g) ΔH =-566.0 kJmol-1;
④CH4(g)+2O2(g)=CO2(g)+2H2O(g) ΔH =-890.0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
(2)炽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为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
(3)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请写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Mg2+、Ca2+、HCO3-、Cl-
B. Na+、Al3+、Cl-、SO42-
C. K+、Fe2+、SO42-、OH-
D. CO32-、K+、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