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取50.O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液,加人过量的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过最的稀硝酸处理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
(1)试解释沉淀减少的原因BaCO3+2H+═Ba2++H2O+CO2↑(用离了反应方程式表示).
(2)原混合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mol/L、0.4mol/L.
(3)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1.12L.

分析 (1)沉淀减少是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H2O+CO2↑.
(2)14.51克白色沉淀是BaCO3和BaSO4混合物,BaSO4不溶于水与硝酸,BaCO3溶于硝酸,故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为BaSO4的质量,可得BaCO3的质量为14.51g-4.66g=9.85g,根据n=$\frac{m}{M}$计算BaCO3和BaSO4的物质的量,Na2SO4的物质的量等同于BaSO4的物质的量,Na2CO3的物质的量等同于BaCO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frac{n}{V}$计算原混和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H2O+CO2↑,由方程式可知n(CO2)=n(BaCO3),再根据V=nVm计算CO2的体积.

解答 解:(1)沉淀减少是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H2O+CO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故答案为:BaCO3+2H+═Ba2++H2O+CO2↑;
14.51克白色沉淀是BaCO3和BaSO4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4.66g为BaSO4,BaSO4的物质的量为$\frac{4.66g}{233g/mol}$=0.02mol,由硫酸根守恒可知n(Na2SO4)=n(BaSO4)=0.02mol,所以Na2SO4物质的量的浓度为$\frac{0.02mol}{0.05L}$=0.4mol/L,
减少的沉淀质量为BaCO3,故BaCO3的质量为14.51g-4.66g=9.85g,物质的量为$\frac{9.85g}{197g/mol}$=0.05mol,由碳酸根守恒可知n(Na2CO3)=n(BaCO3)=0.05mol,所以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05mol}{0.05L}$=1mol/L,故答案为:1mol/L、0.4mol/L;
(2)发生反应BaCO3+2HNO3═Ba(NO32+H2O+CO2↑,由方程式可知n(CO2)=n(BaCO3)=0.05mol,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
故答案为:1.12L.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清楚反应过程理解沉淀质量减少的原因是关键,注意守恒思想的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D.小苏打投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HCO3-+Ca2++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C比较HB和HA的酸性强弱取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哪个多
D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观察现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约需要240ml0.50mol•L-1NaOH溶液,则应用量筒量取2.5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50.0mL.
(2)配制0.50mol•L-1NaOH溶液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Ⅱ.测定中和热
取60mL NaOH溶液和4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H2SO4NaOH            平均值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  26.3  26.0              26.1    30.1
   2  27.0  27.3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5  26.2              26.3    30.4
(3)近似认为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J/(g•℃),则中和热△H=-55.7kJ/mo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ad(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40mL0.50mol•L-1硫酸时俯视读数
c.硫酸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硫酸溅出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5)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钡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 0.50mol/L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由大到小的关系为△H3>△H1>△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依据叙述,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1)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g NO2需要吸收16.9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2O2(g)=2NO2(g)△H=+67.8kJ•mol-1
(2)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什么?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2)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填字母,双选)AD.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测定使用的酸碱均使用强酸强碱
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SiO2  CsCl   CBr4   CF4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D.CF4     CBr4   CsCl   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化合物I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与I相关的反应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羟基;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nCH2═CH2$\stackrel{催化剂}{→}$.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3)工业上用B与O2在催化剂条件下生产环氧乙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
(4)实验室取1.96g G完全燃烧,将燃烧产物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4.68g;若将燃烧产物通过浓硫酸,浓硫酸的质量增加0.72g.G的分子式是C9H8O5
(5)已知化合物I分子式中碳原子数为13,则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是
(6)A与E反应后产物K常作为香料或溶剂,请写出K的所有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HCOOCH2CH2CH3、CH3CH2CO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粗略地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装置B、C的作用分别是B贮水,以使烧瓶A中产生的CH≡CH进入B时,排出与它等体积的水进入量筒,C测定乙炔的体积.
(2)为了除去杂质气体,可以使用硫酸铜溶液,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H2S=CuS↓+2H+
(3)实验中测得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L、电石的质量为Wg.则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是$\frac{2.86V}{W}$%(不计算导管中残留的水,气体中饱和的水蒸气等也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H3CH2CHO与HCHOB.OH与CH2OH
C.乙酸与HCOOCH3D.CH3CH2Cl与CH3CH2CH2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