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反应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B.浓度变化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C.温度或压强的变化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使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分析 A.两种或多种反应物的反应,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本身转化率减小;
B.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而加入物质的转化率会减小;
C.改变温度或压强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D.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则不影响转化率.

解答 解:A.两种反应物的反应,增大一种物质的量,提高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所以改变条件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后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增大其中一种反应物浓度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其它物质的转化率会增大,加入的物质本身转化率反而减小,故B错误;
C.温度或压强的变化引起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限度增大,则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故C正确;
D.催化剂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不影响平衡,所以不会使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催化剂影响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为易错点,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把4mol N2和8mol H2置于5L密闭容器合成氨反应,1min末测得容器中有0.6mol N2发生了反应,
求:
(1)混合气体中含H2的体积百分比;  
(2)反应前后容器内的压强比;
(3)N2和H2的转化率.              
(4)1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氧化铁是重要工业颜料,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氧化铁的步骤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步骤1:用碳酸钠溶液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步骤2: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保持50~80℃,充分反应后,过滤.
步骤3:将滤液与稍过量的NH4HCO3溶液混合,得到FeCO3的浊液.
步骤4: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固体.
步骤5:煅烧FeCO3,得到Fe2O3固体.
(1)步骤2中,如何判断反应已经充分?溶液中不再产生气泡.
(2)步骤2所得的滤渣中主要含有一种铁的化合物W(Fe3C),经以下处理后,回收利用:W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X;将X溶于稀硫酸.
①煅烧时1mol W消耗O23mol.
②X溶于稀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2Fe3++Fe2++4H2O.
(3)步骤3生成Fe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H4HCO3=FeCO3↓+(NH42SO4+CO2↑+H2O.
(4)将步骤4补充完整:过滤、洗涤、干燥.
(5)若煅烧时条件控制不当,会使产品中存在杂质FeO.
①若要设计实验检验产品中是否存在FeO,且只能选用两种试剂,这两种试剂是稀硫酸和酸性KMnO4溶液.
②现煅烧116.0kg的FeCO3,得到79.2kg产品,则该产品的纯度为90.9%.(设产品中只有一种杂质FeO,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的是(  )
A.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在变化
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浓硫酸═H 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①从如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因倒吸流入蒸馏烧瓶中.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 24H 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 4+4NaHCO 3═Cu(OH) 2CuCO 3↓+3CO 2↑+2Na 2SO 4+H 2O
Cu(OH) 2CuCO 3+4HCOOH+5H 2O═2Cu(HCOO) 24H 2O+CO 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③步骤是将一定量CuSO 45H 2O晶体和NaHCO 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研细并混合均匀.
④步骤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有黑色固体生成(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 2CuCO 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⑤“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防止甲酸铜晶体析出.
⑥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溶液中除OH-一定存在外,还可能含有S2-、SO32-、SO42-、CO32-、NO3-、NO2-等阴离子,为检测上述阴离子,某研究性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浑浊和气体,将所得的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足量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上述实验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电子式,由上述实验可知,该溶液中可以肯定存在的离子有SO32-、S2-、CO32-
(2)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酸化后再加入适量的淀粉-KI 溶液,溶液呈蓝色.写出一个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6I-+2NO3-+8H+=3I2+2NO↑+4H2O.
(3)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ClO3、AgNO3和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该研究性小组认为,溶液中一定存在NO2-,该研究性小组判断的依据是ClO3-+3NO2-+Ag+=3NO3-+AgCl↓(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请你对上述结论作出评价(是否正确,说明理由)SO32-、S2-也能把ClO3-还原成Cl-
(4)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并洗涤,再在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有残留物,则有SO42-,反之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F-B.Cl-C.Na+D.N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参数比较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参数比较解释
A沸点HF<HCl<HI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
B半径Na+>Al3+>S2-同一周期粒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C酸性H2SO3>H2CO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D还原性P3->S2->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①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
C(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
②氯化钯(PdCl2)溶液常被应用于检测空气中微量CO.PdCl2被还原成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
(2)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3H8和O2构成丙烷燃料电池.
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3H8+26OH--20e-=3CO32-+17H2O;
②某同学利用丙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填序号)
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b一定为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2e-=H2
(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COCO2
1650241.65
2900120.43
3900120.41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填“吸”或“放”)热反应;
②实验2中,平衡常数K=$\frac{1}{6}$;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了压强(答一种情况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