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便携式电源广泛采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回收钴和锂,设计实验流程如图1:

(1)第②步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第①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32-+
 
=Li++
 
+
 
+
 

(3)将第④步得到的Li2CO3粗品先溶于盐酸,并对此溶液A通过离子隔膜电解法进行提纯,装置如图2所示,再向所得浓溶液B中加入过量的NH4HCO3溶液,过滤,烘干得高纯Li2CO3.则气体A为
 
(填化学式),通过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4)将第③步得到的Co(OH)2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变成Co3O4,经称量Co3O4的质量为4.82g,则第①步至少加入含
 
gNa2SO3的溶液.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酸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钴溶液和氢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热的空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使铁离子沉淀,铝离子完全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9-10过滤得到氢氧化钴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PH=11-12过滤得到碳酸锂;
(1)步骤②通入热的空气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和铝离子完全沉淀;
(2)第一步反应是LiCoO2和亚硫酸钠在酸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钴离子和硫酸盐;
(3)电解原理分析,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是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将第④步得到的Li2CO3粗品先溶于盐酸,并对此溶液A通过离子隔膜电解法进行提纯,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锂离子移向阴极,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4)阳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钴元素守恒计算.
解答: 解: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2及少量Al、Fe等酸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钴溶液和氢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入热的空气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使铁离子沉淀,铝离子完全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9-10过滤得到氢氧化钴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溶液PH=11-12过滤得到碳酸锂;
(1)步骤②通入热的空气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和铝离子完全沉淀,得到滤渣为Fe(OH)3、Al(OH)3
故答案为:将Fe2+氧化为Fe3+;Fe(OH)3、Al(OH)3
(2)第一步反应是LiCoO2和亚硫酸钠在酸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钴离子和硫酸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LiCoO2+SO32-+6H+=2Li++2Co2++SO42-+3H2O;
故答案为:2LiCoO2;6H+;2Co2+;SO42-;3H2O;
(3)电解原理分析,与电源正极连接的是阳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为阴极,将第④步得到的Li2CO3粗品先溶于盐酸,并对此溶液A通过离子隔膜电解法进行提纯,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锂离子移向阴极,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故答案为:Cl2;Li+
(4)阳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将第③步得到的Co(OH)2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变成Co3O4,经称量Co3O4的质量为4.82g,物质的量=
4.82g
241g/mol
=0.02mol;
依据钴元素守恒可知,
2LiCoO2+SO32-+6H+=2Li++2Co2++SO42-+3H2O,
         1              2
         n             0.02mol×3
n=0.03mol
加入亚硫酸钠质量=0.03mol×126g/mol=3.78g;
故答案为:3.78.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析判断,电解池原理的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分析,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Fe(OH)3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酸化的双氧水:Fe2++2H++H2O2=Fe3++2H2O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小组利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小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
 
(填仪器名称)中A溶液一次性放下,A、B的成分如下: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实验序号填空).
①A:2mL 0.1mol/L H2C2O4溶液         B:4mL 0.01mol/L KMnO4溶液
②A:2mL 0.2mol/L H2C2O4溶液         B:4mL 0.01mol/L KMnO4溶液
③A:2mL 0.2mol/L H2C2O4溶液         B:4mL 0.01mol/L 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即可探索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请你选用下列试剂:
①镁条、②铝条、③氯水、④AlCl3溶液、⑤MgCl2溶液、⑥NaBr溶液、⑦NaOH溶液.
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实验方案
(只要求填写选用试剂的序号)
实验现象结论
(1)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金属性:Mg>Al
(2)非金属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看成是一个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而形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请填写以下空白:
【提出问题】Na2S2O3是否与Na2SO4相似具备下列性质呢?
猜想①:
 

猜想②: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③: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②、③设计实验方案,写出表中的(1)(2)(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或预期试验先行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猜想②(1)溶液PH=8---
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2)S2O
 
2-
3
+2H+=S↓+SO2↑+H2O
猜想③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许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3)
【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甲同学向探究“猜想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据此认为氯水可将Na2S2O3氧化.你认为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该实验方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H2CO3
B、Cl2
C、CaCO3
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Z与Y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W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1.
(1)Z与X形成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共价化合物,则它的分子式是
 
,其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2)Y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类型是
 
晶体.X的氧化物与Y的最高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填分子式)
 

(3)如图a是W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图中实心球表示W元素)
(4)铜元素和W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ds区,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图b,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胆矾晶体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B.该结构中还存在金属键,极性共价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5)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单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计算0.5mol CO2的质量是
 
,约含有
 
个CO2分子;计算1.204×1024个H2O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
 

(2)100mL 5mol/LNa2CO3溶液中所含Na2CO3的物质的量是
 

(3)1mol H2SO4中含
 
mol硫原子,
 
个氢原子.
(4)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1.429g?L-1,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在相同条件下,该气体是H2密度的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10.2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11.2L 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原子量:Mg-24、Al-27)
(1)该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
(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
(3)该合金溶于足量的烧碱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