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通常情况下,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
A.浓硫酸B.盐酸C.汽油D.酒精

分析 铁为活泼金属,与铁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且能导致容器泄漏的化学试剂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常温下铁能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碍反应继续进行,而和汽油、酒精不反应,因此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盐酸.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铁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双基知识的掌握,注意铁与浓硫酸反应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电解质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一定越强
B.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
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水、氯酸钠、次氯酸钠.
(1)保存氯水的方法是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向氯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形成的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热有白色沉淀产生,另一份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碳酸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Ca(ClO)2
(2)制备KClO3需在70℃~80℃进行,写出制备KClO3的离子方程式3Cl2+6OH-=5Cl-+ClO3-+3H2O.
(3)制备NaClO需在0℃~5℃进行,实验中宜采取的措施是将装置C放在冰水浴中.温度过高还会生成NaClO3,当n(NaClO):n(NaClO3)=1:a时,该反应中n(Cl2):n(NaOH)=1:2.
(4)制取氯酸盐和次氯酸盐条件的差异是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
(5)KCl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反应结束后,从装置B中获得氯酸钾晶体的实验方案是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一个定值的是(  )
A.CH4、C2H4B.C2H4、C4H8C.C2H6、C2H2D.C2H4、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合物B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制取C4H4O4和F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己知C能使溴水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反应类型:①加成反应;③氧化反应.
(2)F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②、④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BrCH2CH2Br+2NaOH$→_{△}^{水}$HOCH2CH2OH+2NaBr;④
(4)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有17种(不包含E)
①具有与E相同的官能团
②直链化合物(不含支链)
③己知碳碳双健C=C上不能连-OH,这种结构不稳定
(5)现仅以有机物CH3CH=CHCH3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在右边矩形框中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合成有机物CH3COOCH2CH=CHCH2OOCCH3的过程.
提示:①
②由乙醇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流程图可表示为:
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_{催化剂}^{高温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其分子式为C6H8O6,也称为抗坏血酸.碘和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采用食盐补碘(具体为KIO3)、酱油补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B.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铜与稀硫酸反应:Cu+2H+=Cu2++H2
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反应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某同学按表进行实验,最先出现浑浊的一组应该是
(  )
 加3%Na2S2O3/mL加1:5的H2SO4/滴温度/℃
A52525
B51535
C52545
D51545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