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铁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类.铁与二氧化碳、水在某一密闭体系中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
973K1173K
ⅠFe(s)+CO2(g)=FeO(s)+CO(g)K11.472.15
ⅡFe(s)+H2O(g)=FeO(s)+H2(g)K22.381.67
ⅢCO(g)+H2O(g)=CO2(g)+H2(g)K3
完成下列填空:
(1)反应Ⅰ是吸热(选填“吸热”,“放热”)反应.根据反应Ⅰ与Ⅱ可以推导出同温下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frac{{K}_{2}}{{K}_{1}}$(用K1、K2表示).
(2)973K时,若反应Ⅲ在一个容积为2L的反应容器内2min时达到平衡,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在2min内v(CO2)=0.375mol•(L•s)-1.若压缩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一半,平衡将不移动(选填“向左”,“向右”,“不”),CO2的浓度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使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都增大的措施有降低温度.

分析 (1)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得到K1、K2、K3的关系;
(2)依据电子转移计算反应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V=$\frac{△c}{△t}$得到;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动,但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使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都增大的措施应使平衡正向进行,计算不同温度下反应③的平衡常数,比较分析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解答 解:(1)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Fe(s)+CO2(g)=FeO(s)+CO(g),K1=$\frac{c(CO)}{c(C{O}_{2})}$,
②Fe(s)+H2O(g)=FeO(s)+H2(g),K2=$\frac{c({H}_{2})}{c({H}_{2}O)}$,
③CO(g)+H2O(g)=CO2(g)+H2(g),K3=$\frac{c({H}_{2})•c(C{O}_{2})}{c(CO)•c({H}_{2}O)}$,
所以平衡常数的关系是K3=$\frac{{K}_{2}}{{K}_{1}}$,
故答案为:吸热;$\frac{{K}_{2}}{{K}_{1}}$;
(2)973K时,若反应③在一个容积为2L的反应容器内2min时达到平衡,反应CO(g)+H2O(g)=CO2(g)+H2(g),每反应生成1molCO2,电子转移2mol,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反应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1.5mol,则在2min内v(CO2)=$\frac{\frac{1.5mol}{2L}}{2min}$=0.375 mol•(L•s)-1
若压缩容器的容积为原来的一半,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平衡不移动,CO2的浓度将增大,依据(1)计算可知K3=$\frac{{K}_{2}}{{K}_{1}}$,973K时K3=$\frac{2.38}{1.47}$=1.62,1173K时K3=$\frac{1.67}{2.15}$=0.78,所以随温度升高,反应③平衡常数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使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都增大需要平衡正向进行,所以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0.375 mol•(L•s)-1;不;增大;降低温度.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平衡常数的计算应用,主要是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判断,明确化学平衡及其影响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A,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到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增重了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关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一装置研究硝酸的性质.
实验一、甲同学用下图一装置来证实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1)从A中向U形管中注满稀硝酸后,发生的现象U形管左侧有无色气体产生,液面左低右高.
(2)图二收集NO气体的各种装置中,合理的是CE.(填序号,多选不给分)
(3)在100mL 混合溶液中,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mol/L,0.1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25mol/L
实验二、乙组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完成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4)乙组同学发现实验室里有几瓶浓硝酸呈黄色,请用化学方程式和简单的文字说明解释这种现象4HNO3(浓)$\frac{\underline{\;\;△\;\;}}{\;}$4NO2↑+O2↑+2H2O,产生的二氧化氮溶解其中呈黄色.
(5)同学们发现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NO2气体所致.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①③④.(填序号,多选不给分)
①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②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③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④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NO2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三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三位同学实验装置制取氨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7)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如果产生白烟,则氨气已满,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1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
:Na${\;}_{{\;}_{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分液漏斗.
(3)如图2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d(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_{{\;}_{2}}$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ae(填序号).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在加入盐酸蒸馏后得到的馏分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盛装标准I2溶液的仪器为:酸式滴定管.(填“碱式”或“酸式”)
②该滴定实验所用的指示剂A可以是:淀粉溶液.
③滴定终点B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④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的装置,两烧杯中均为相应的水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测得甲池中某电极质量增加2.16g,乙池中某电极上析出0.64g某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池是b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c极上析出某金属
B.甲池是a极上析出金属银,乙池是d极上析出某金属
C.某盐溶液可能是CuSO4溶液
D.某盐溶液可能是Mg(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b、d(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Ⅰ(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装置 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预测现象预测依据
操作1:向2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mL 0.5mol•L-1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CO32-=CaCO3↓(写离子方程式).Ca2++CO32-=CaCO3
操作2:向2mL 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对乙二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课题]探究乙二酸的某些性质
[查阅资料]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H2C2O4•2H2O;草酸在100℃时开始升华,157℃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草酸蒸气在低温下可冷凝为固体;草酸钙不溶于水,草酸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猜想]
猜想一:乙二酸具有不稳定性
根据草酸晶体的组成,该小组同学猜想其受热分解产物为CO、CO2和H2O. 设计方案:
(1)请用下列装置组成一套探究 并验证其产物的实验装置(草酸晶体分解装置略,连接导管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D→E→B→D
②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收集D处气体,检验CO气体的纯度.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CO2和水,提高CO的浓度.  检验产物中有CO的实验现象 是B中黑色固体变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整套装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为没有一氧化碳尾气处理装置.
猜想二:乙二酸具有还原性设计方案:
(2)该小组同学向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过量的草酸溶液,发现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
产生一种气体,从而判断草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2O 的质量是18 g/mol
B.CH4 的摩尔质量是16 g
C.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
D.3.01×1023个O2分子的质量是1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H+、MnO4-、Cl-B.Na+、Mg2+、NO3-、Cl-
C.H+、K+、SO42-、ClO-D.Ba2+、K+、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