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l→NaAlO2 | B. | CO2→Na2CO3 | C. | Na2O2→Na2CO3 | D. | Al→Al(OH)3 |
分析 A.Al与NaOH反应;
B.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D.Al不能与水或碱反应生成Al(OH)3.
解答 解:A.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一步转化可实现,故A不选;
B.发生CO2+2NaOH=Na2CO3+H2O,一步转化可实现,故B不选;
C.发生2CO2+2Na2O2=2Na2CO3+O2,一步转化可实现,故C不选;
D.Al→Al(OH)3一步不能实现,至少需要两步转化,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打开右端胶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到煤油中,反应前片刻,钠的位置应在a处 | |
B. | 开始反应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 | |
C. | 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a处有无色气体产生 | |
D. | 若用苯或酒精来代替煤油,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目的 | 操作 | |
A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B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C | 确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 与NaOH溶液共热,再往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
D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混合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 |
B. | OA段、BC段产生的气体分别是N0、H2 | |
C. |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04 | |
D. | 原混合溶液中H2S04的浓度为5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 |
B. |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
C. | 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
D. | 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 B. | 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
C. |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 D. |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B. | 1mol过氧化钠完全参加反应,将转移电子2mol | |
C. | 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将变红,震荡后红色不消失 | |
D.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Ⅰ:左边的棉球呈橙色,右边的棉球呈蓝色,证明氧化性:Cl2>Br2>I2 | |
B. | 实验Ⅱ: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 |
C. | 实验Ⅲ:可通过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NO2的制取并收集NO2气体 | |
D. | 实验Ⅳ: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