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主要是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水和气体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据此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②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据此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③氢氧化钡过量,离子方程式按照硫酸氢钠的化学式书写;
(2)①可溶性碳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可溶性盐的离子反应为CO32-+Ba2+=BaCO3↓;
②Fe与可溶性铜盐反应生成Cu和可溶性亚铁盐的离子反应为Cu2++Fe=Cu+Fe2+.
解答 解:(1)①小苏打为NaHCO3,胃酸中含盐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为:H++HCO3-═H2O+CO2↑,
故答案为:H++HCO3-═H2O+CO2↑;
②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氢氧化铝和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故答案为:Al(OH)3+3H+=Al3++3H2O;
③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H++SO42-+Ba2++OH-=BaSO4↓+H2O,
故答案为:H++SO42-+Ba2++OH-=BaSO4↓+H2O;
(2)①CO32-+Ba2+=BaCO3↓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可溶性钡盐反应生成碳酸钡和可溶性盐的一类反应,如:Na2CO3+BaCl2=BaCO3↓+2NaCl,
故答案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②Cu2++Fe=Cu+Fe2+表示Fe与可溶性铜盐反应生成Cu和可溶性亚铁盐的一类反应,如:Fe+CuCl2=Cu+FeCl2,
故答案为:Fe+CuCl2=Cu+FeCl2.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应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的考查,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利用Ca(OH)2溶液鉴别Na2CO3和NaHCO3两溶液 | 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 |
B |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Ksp(BaSO4)<Ksp(CaSO4) |
C |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
D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苏打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 | |
B. | Cl-的结构示意图: | |
C. | H2O的电子式: | |
D. | 乙烯的最简式:C2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5)(8) | B. | (1)(4)(5)(7)(8) | C. | (4)(5)(7)(8) | D. | (2)(3)(4)(5)(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加入物质 | 结论 | |
A | 100mLH2O | 由水电离出的c(H+)•c(OH-)减小 |
B | 0.01molK2O | 溶液中$\frac{{c({HC{O^-}})}}{{c({O{H^-}})}}$增大 |
C | 50mLmol•L-1H2SO4 | 反应结束后,c(K+)=c(SO42-) |
D | 0.1molKHSO4固体 | 反应结束构,溶液的pH=7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服用阿司匹林,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 |
B. |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10O4 | |
C. | 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NaOH | |
D. | 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标准状况下,22.4LDEHP的物质的量为1mol | |
B. | DEHP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6:1 | |
C. | 1molDEHP中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 | |
D. | DEHP的摩尔质量是350g/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降低温度 | |
B. |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 |
C. | 增大压强 | |
D. | 及时将 CO2和 N2 从反应体系中移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