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把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自来水消毒.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计划用氯气和氢氧化钠制取简易消毒液.
(1)其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l2+2NaOH═NaCl+NaClO+H2O.
(2)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 0.5mol•L-1 NaOH溶液以备使用:
①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10.0g;
②上述实验需要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3)取上述配制的NaOH溶液0.04L才能与0.224L氯气(标准状况下)恰好完全反应.

分析 I.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生成的HCl可使石蕊变红;
Ⅱ.(1)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
(2)配制480mL 0.5mol•L-1 NaOH溶液,结合m=cVM计算质量,结合称量、溶解、定容操作分析仪器;
(3)由反应可知,n(NaOH)=2n(Cl2),结合V=$\frac{n}{c}$计算.

解答 解:Ⅰ.氯气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则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
故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Cl2+H2O═HCl+HClO;
Ⅱ.(1)制取漂白液的反应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①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0.5L×0.5mol/L×40g/mol=10.0g,故答案为:10.0;
②由称量、溶解、定容操作可知,需要的仪器为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故答案为: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
(3)由反应可知,n(NaOH)=2n(Cl2)=2×$\frac{0.224L}{22.4L/mol}$=0.02mol,则V=$\frac{0.02mol}{0.5mol/L}$=0.04L,故答案为:0.04.

点评 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及消毒液的制备,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量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量筒B.酒精灯C.温度计D.环形玻璃搅拌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溶液中加入金属铝有H2放出,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Clˉ、CO32-B.Mg2+、NO3-、SO42-
C.K+、Clˉ、HCO3-D.Na+、[Al(OH)4]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2mol铁原子B.1molFe3+C.0.5mol氧D.0.5mol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对于物质的量相同的CH4和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具有相同的密度B.可能具有相同的体积
C.可能具有相同的氢原子数D.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SO42->c(NH4+)>c(H+)>c(OH-
B.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
C.1.0×l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的pH=8.0
D.常温下,1mLpH=1的盐酸与l0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该种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相同
B.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粒子数目的粒子的集合体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数就是12g12C原子所含的碳原子数
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有关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Na2CO3   ②NaOH  ③Ca(OH)2  ④NaHCO3  ⑤NH4Cl

按如图连接好各仪器,现将C处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的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D中的铜片慢慢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制取气体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2种(不包括连接装置).
(2)B装置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产生氧气.
(3)撤去C处酒精灯后铂丝能继续保持红热状态的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D中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向D处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中的BC(填下列各项序号)
A.Na2CO3     B.AgNO3      C.H2SO4      D.FeSO4
(4)图E中持续通入氧气的作用为将产生的NO氧化,充分被NaOH溶液吸收.
(5)有人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其不足之处以及应如何改进,谈谈你的意见:CD之间加一个防倒吸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合理摄入维生素C能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而且它还有解毒作用
B.维生素D属于典型的水溶性维生素
C.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
D.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钙的摄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