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 |
① | 在相同温度下,向1 mL 0.2 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溶解度:Mg(OH)2>Fe(OH)3 |
② |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 酸性:H2CO3>H2SiO3 |
③ | 已知反应5Cl2+I2+6H2O=2HIO3+10HCl,2BrO3-+Cl2=2ClO3-+Br2 | 氧化性强弱顺序:BrO3->Cl2>ClO3->IO3- |
④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非金属性:S>C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中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 B.Mg→MgCl2→MgCO3→Mg(OH)2 |
C.Al→Al2O3→Al(OH)3→AlCl3 | D.Fe→FeCl3→Fe(OH)3→Fe2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根据已知条件,对物质的性质强弱判断不正确的是
A.已知HF的共价键键能比HCl大,说明稳定性:HF>HCl |
B.已知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说明总能量:生成物>反应物 |
C.已知+SO2+H2O→+Na2SO3,说明给出质子能力:HSO3->苯酚 |
D.已知CaCO3+SiO2CaSiO3+CO2↑,说明非金属性:碳>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某酸性溶液中C1-和,选用试剂及顺序是过量Ba(NO3)2溶液、AgNO3溶液 |
B.将CO2和SO2混合气体分别通人BaC12溶液、Ba(NO3)2溶液中,最终都有沉淀生成 |
C.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
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将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的混合物分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 操作 |
①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
② |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
③ |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
④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⑤ |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
⑥ |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A | Fe | FeCl3 | FeCl2 |
B | Al(OH)3 | NaAlO2 | Al2O3 |
C | HNO3 | NO | NO2 |
D | CH2=CH2 | CH3CH2Br | CH3CH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C.加入澄清石灰水 | D.加入稀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中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
A | KNO3溶液 | KOH | 加入FeCl3溶液,并过滤 |
B | FeCl3溶液 | FeCl2 | 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
C | CO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后收集气体 |
D | K2CO3固体 | NaHCO3 | 置于坩埚中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他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向C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溶解至消失,则A可能是Al
③若C的溶液遇NaHCO3固体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⑤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