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1)在实验室里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SO2,有人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体中有C2H4和SO2. (乙烯的制取装置略)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入的试剂是ⅠA、ⅡB、ⅢA、ⅣD.(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KMnO4酸性溶液
②乙醇制取乙烯的反应装置此处略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 $→_{170℃}^{浓硫酸}$CH2=CH2↑+H2O
③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④使用装置Ⅲ的目的是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⑤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
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中可以用乙烯来制备1,2-二溴乙烷.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写出用乙烯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②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D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棕红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分析 (1)①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检验乙烯可以用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二氧化硫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SO2+Br2+H2O═H2SO4+2HBr;
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故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2的干扰后进行,
②实验室利用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
③选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
④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
⑤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2)①乙烯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②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 解:(1)①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2的干扰后进行,选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故答案为:A;B;A;D;
②实验室利用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制乙烯:CH3-CH2-OH$→_{170℃}^{浓硫酸}$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 $→_{170℃}^{浓硫酸}$CH2=CH2↑+H2O;
③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故答案为: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故答案为:检查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⑤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
故答案为: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①乙烯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②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首先将它转化为溴离子,采用卤代烃的水解方法,即加入氢氧化钠,在水解后生成的溴离子可以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溴化银,由此来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所以操作为:加入NaOH溶液,加热,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溴化钠和乙醇,冷却,加入稀HNO3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溴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淡黄色不溶于硝酸的溴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乙烯的化学性质、制备以及常见气体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实验的先后顺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0g SO3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为11.2L
B.1mol固体NaHCO3所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3NA
C.1mol/L的CH3COOH溶液中,CH3COO-总数小于NA
D.常温常压下,32g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氧原子数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工艺流程有
(1)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单质溴:2NaBr+Cl2═Br2+2NaCl
(2)向吸收塔内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2HBr+Cl2═2HCl+Br2
(3)蒸馏法将海水浓缩,用硫酸将浓缩的海水酸化
(4)向含有溴单质的水溶液中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溶液的吸收塔内以达到富集的目的:Br2+SO2+2H2O═2HBr+H2SO4
(5)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吸收塔内的溶液中的溴单质.
正确的顺序是(  )
A.(1)(2)(3)(4)(5)B.(3)(1)(4)(2)(5)C.(5)(1)(3)(2)(4)D.(5)(4)(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Cu-Zn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锌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铜为负极,铜片溶解
C.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铜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 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B.丙烯的键线式:
C..醛基的电子式:D..甲醚的结构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NH3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B.c(N2):c(H2):c(NH3)=1:2:3
C.N2与H2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 N2,同时增加3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列是三个不同短周期部分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WRXYZ
原子半径/nm0.0370.1540.0660.0700.077
主要化合价+1+1-2-3、+5+2、+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Na(填元素符号),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W、X和Y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4:3:2,则该化合物属离子化合物(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共价键.写出该化合物与由W、R和X按原子个数比为1:1:1组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NO3+NaOH═NaNO3+NH3•H2O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的单质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关于结构简式如图所示的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HBr发生反应
B.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1mol该有机物一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mol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列仪器、药品验证合金(由Cu、Fe、Zn三种物质组成)和适量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NO (N2和O2的用量可自由控制,气体沸点:NO2  21℃;NO-152℃)

(1)在图2中选择恰当的仪器将图1补充完整,所选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填各仪器编号)为E→D→F
(2)反应前先通入N2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被氧化
(3)确认气体中含NO的操作及现象是D中烧瓶内通入O2后,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
(4)如果O2过量,则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4NaOH=4NaNO3
(5)本题中,浓硝酸(含溶质amol)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和NO2,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n的取值范围为$\frac{a}{4}$mol<n<$\frac{a}{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