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我国古代曾用火法炼铜:Cu2S+O2$\stackrel{高温}{→}$2Cu+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B.反应中只有O2得电子
C.32g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4molD.Cu2S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分析 由反应可知,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故A错误;
B.Cu、O均得到电子,故B错误;
C.32gO2参与反应时,只有1molS失去电子,则转移电子为1mol×[4-(-2)]=6mol,故C错误;
D.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基本概念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转移电子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Cl═H++Cl-B.H2O═H++OH-
C.Na2CO3?2Na++CO32-D.NH3•H2O═NH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已知:
共价键键能/kJ•mol-1
H-H436

N≡N
946
N-H391
注:拆开气态物质中1mol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
N2 (g)+3H2 (g)?2NH3 (g)△H=-92kJ•mol-1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H2发生反应:N2+3H2?2NH3,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表示c(N2)的曲线是曲线A(填“曲线A”、“曲线B”或“曲线C”).
②0~t0时用H2表示反应速率v(H2)$\frac{0.6}{{t}_{0}}$mol•L-1•min-1
③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d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2c(H2)=3c(NH3
c.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NH3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3)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电极b名称是正极.
②电解质溶液中OH-离子向电极a移动(填“电极a”或“电极b”).
③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
(4)可通过NH3与NaClO反应来制得火箭燃料肼(N2H4).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H3+NaClO=N2H4+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物质“反应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2 mol SO2与足量O2反应,可制备2 mol SO3
B.一定条件下,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可制备1.0 mol NH3
C.10 mL 18.0 mol/L 的H2SO4与足量铜加热反应,可制备0.09 mol SO2
D.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制备1 mol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2-+4NH4++2H2O
B.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3Fe2++4H++NO3-═3Fe3++NO↑+2H2O
C.c(Fe2+ )=1 mol•L-1的溶液中存在:K+、NH4+、MnO4-、SO42-
D.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氯化铝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铝溶液显酸性(选填“碱性”、“中性”或“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Al3++3H2O?Al(OH)3+3H+;实验室若将100mL0.1mol/L的氯化铝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则所得固体质量为0.51g克.
(2)常温下,碳酸钠溶液的PH>7(选填“<”、“=”或“>”),因此常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0.1mol/L碳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32-)>c(OH-)>c(HCO3-)>c(H+);向其中加入一定量0.1mol/L氯化铝溶液产生的现象是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和白色沉淀,有关离子方程式为3CO32-+2Al3++3H2O=2Al(OH)3↓+3CO2↑.
(3)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其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2Al2O3(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4A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结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与NaOH溶液反应 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
③等量的苹果酸与足量的Na、NaHCO3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一样多
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 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
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亚硝酸钠(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与食盐相似,有咸味,有毒,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的发色剂.已知亚硝酸钠能与氢碘酸(HI,具有强酸性)发生如下反应:4HI+2NaNO2═2NaI+I2+2N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不可以服用氢碘酸解毒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向反应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硝酸钠,I-不可能转化为I2
D.当有2molHI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是2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已知其电极反应分别为:
2H2+4OH--4e═4H2O,O2+2H2O+4e-═4OH-
则(  )
A.H2入口处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H2入口处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C.H2入口处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H2入口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