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铜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 B. | 反应中只有O2得电子 | ||
C. | 32g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4mol | D. | Cu2S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H++Cl- | B. | H2O═H++OH- | ||
C. | Na2CO3?2Na++CO32- | D. | NH3•H2O═NH4++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共价键 | 键能/kJ•mol-1 |
H-H | 436 |
N≡N | 946 |
N-H | 39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条件下,2 mol SO2与足量O2反应,可制备2 mol SO3 | |
B. | 一定条件下,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可制备1.0 mol NH3 | |
C. | 10 mL 18.0 mol/L 的H2SO4与足量铜加热反应,可制备0.09 mol SO2 | |
D. | 含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可制备1 mol 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2-+4NH4++2H2O | |
B. | 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3Fe2++4H++NO3-═3Fe3++NO↑+2H2O | |
C. | c(Fe2+ )=1 mol•L-1的溶液中存在:K+、NH4+、MnO4-、SO42- | |
D. |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⑤ | C. | ①②③⑤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不可以服用氢碘酸解毒 | |
B. |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
C. | 向反应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硝酸钠,I-不可能转化为I2 | |
D. | 当有2molHI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是2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入口处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B. | H2入口处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
C. | H2入口处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 D. | H2入口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