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一定不等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但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分析 A.有些原子不含中子;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可能相同;
C.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中子数共同决定;元素的种类,仅由质子数决定;
D.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解答 解:A.有些原子不含中子,如氕原子中无中子,故A错误;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可能相同,如13H和23He,故B错误;
C.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故C正确;
D.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钠离子和氖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微粒的构成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25T2
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T2℃时,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9:11.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SO42-)>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X的氢化物>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Y的离子>Z的离子>M的离子>X的离子
C.YX2、M2Y都含有极性键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Z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B.一定条件下,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5mol H2
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
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mg该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开始时,D和E先不连接,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有AD(填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OzNm+(x+$\frac{y}{4}$-$\frac{z}{2}$)O2$\stackrel{点燃}{→}$xCO2+$\frac{y}{2}$H2O+$\frac{m}{2}$N2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为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
C.此有机物一定是烃CH4D.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工业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 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方案一:沉淀分析法
(1)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C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填操作)、洗涤、烘干、称量.方案二:气体分析法
(2)把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硫酸反应后,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定产生 CO2的体积,B 中的溶液最好选用饱和NaHCO3溶液.

方案三:质量差分析法
(3)把一定质量的样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如图2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 C 干燥管的质量,利用其质量差求算样品的纯度.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有:
①在C、D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称量C干燥管及其中碱石灰总质量为m g;
②取 n g 样品装入广口瓶中;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 C干燥管及其中固体总质量为 w g;
⑤关闭止水夹;⑥打开止水夹;⑦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⑧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
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③→②→⑥→⑧→⑤→①→⑦→⑥→④.Ⅱ:若去掉装置 D,测定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产物略去)

(1)若A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D均为空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2)若A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常温下D是无色气体;C中含有的阴、阳离子均为10电子的粒子.①C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离子键和共价键,②写出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2OH-+CO2═CO32-+H2O.
(3)将一定量(2)中的气体D通入2L C的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2(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①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c(Na+)>c(Cl-)>c(HCO3-)>c(OH-)>c(H+)>c(CO32-).
②标况下,通入气体D的体积为44.8L,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