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0.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n(X)/moln(Y)/moln(Z)/mol
00.200.600
10a1a20.25
13b10.45b2
15d1d20.30
A.前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Y)=2.5×10-3 mol/(L•min)
B.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达平衡时c(X)<5.0×10-3 mol/L
C.若起始时只充入0.60 mol Z(g),反应达平衡时Z(g)的转化率为50%
D.若起始时充入0.60 mol X(g)、0.10 mol Y(g)和0.50 mol Z(g),达到平衡前v(正)>v(逆)

分析 A.根据v=$\frac{△c}{△t}$计算v(Z),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Y);
B.13min时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6mol-0.45mol=0.15mol,则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15mol×2=0.3mol,即13min时Z为0.3mol,而15min时Z的物质的量也为0.3mol,故13min时反应到达平衡,根据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X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平衡时X的浓度,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K=$\frac{{c}^{2}(Z)}{c(X)×c(Y)}$计算平衡常数,设到达平衡时参加反应Z为n mol,用三段式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再根据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n的值,进而计算Z的转化率;
D.计算此时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方向,进而判断达到平衡前v(正)、v(逆)的相对大小.

解答 解:A.前10 min内Z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25mol,容器体积为10L,则v(Z)=$\frac{\frac{0.25mol}{10L}}{10min}$=0.002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Y)=$\frac{1}{2}$v(Z)=$\frac{1}{2}$×0.0025mol/(L.min)=v(Z)=0.00125mol/(L.min),故A错误;
B.13min时Y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6mol-0.45mol=0.15mol,则Z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15mol×2=0.3mol,即13min时Z的物质的量为b2=0.3mol,而15min时Z的物质的量也为0.3mol,故13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由X(g)+Y(g)?2Z(g),可知参加反应X为0.15mol,故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b1=0.2mol-0.15mol=0.05mol,故平衡时c(X)=$\frac{0.05mol}{10L}$=5.0×10-3 mol/L,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浓度增大,即反应达平衡时c(X)>5.0×10-3 mol/L,故B错误;
C.由B中计算可知,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5mol、0.45mol、0.3mol,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故平衡常数K=$\frac{{c}^{2}(Z)}{c(X)×c(Y)}$=$\frac{0.{3}^{2}}{0.05×0.45}$=4,
设到达平衡时参加反应Z为n mol,则:
          X(g)+Y(g)?2Z(g)
开始(mol):0     0      0.6
转化(mol):0.5n  0.5n   n
平衡(mol):0.5n   0.5n   0.6-n
则$\frac{(0.6-n)^{2}}{0.5n×0.5n}$=4,解得n=0.3,故Z的转化率为$\frac{0.3mol}{0.6mol}$×100%=50%,故C正确;
D.此时浓度商Qc=$\frac{0.{5}^{2}}{0.6×0.1}$=$\frac{25}{6}$>K=1,故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v(正)<v(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及应用,关键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判断13min处于平衡状态,注意对平衡常数的理解与灵活应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pH=a和pH=b的两种NaOH溶液,已知b=a+2,则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接近于(  )
A.a-lg2B.b-lg2C.a+lg2D.b+l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现象:B中品红溶液褪色.
(2)在盛有氯化钡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分为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BaSO4BaSO3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的离子方程式:SO2+Cl2+2H2O=4H++SO42-+2Cl-、SO42-+Ba2+=BaSO4↓.
(3)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当A中气体压强减小时,外界大气压不变,空气从E进入A,使A中压强平衡.
(4)将SO2气体通入含有n mol Na2S溶液中,溶液中出现黄色浑浊,试分析该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气体2.5nmol. (不考虑溶解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900℃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乙苯,发生反应:
(g)?(g)+H2(g)△H=a kJ•mol-1.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010203040
n(乙苯)/mol0.400.300.24n2n3
n(苯乙烯)/mol0.000.10n10.200.20
A.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4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mol•L-1,则a<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乙苯、0.10mol苯乙烯和0.30molH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A,①A催化氧化得B;②A发生消去反应得C;③C与水加成后的产物催化氧化也得B.试写出A、B、C可能的结构简式.
A:CH3CHOHCH2CH3或CH2OHCH2CH2CH3B:CH3CH2CH2CHO或C:CH2═CH-CH2CH3或CH3CH═CH-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以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另有少量CuO、SiO2、FeO和Fe2O3杂质)为原料,可制得液体聚合氯化铝[Alm(OH)nCl3m-n],生产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操作已略去).

(1)Al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6H+=2Al3++3H2O.
(2)滤渣I是SiO2.滤渣2为黑色,该黑色物质的化学式是CuS.
(3)向滤液2中加入NaClO溶液至不再产生红褐色沉淀,此时溶液的pH约为3.7. 其中NaClO的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Fe(OH)3.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Fe3++3ClO-+3H2O=Fe(OH)3↓+3HClO.
(4)将滤液3的pH调至4.2~4.5,利用水解反应得到液体聚合氯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AlCl3+nH2O=Alm(OH)nCl3m-n+nHCl.
(5)Na2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S2-+H2O?HS-+OH-,HS-+H2O?H2S+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中  c(Na+)=2c(S2-)+2c(HS-)+2c(H2S)或2c(S2-)+c(HS-)+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在3~18之间,它们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且离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若A的原子序数为a,则B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a+8-m-nB.a+16-m-nC.a-8-(m+n)D.a-(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甲、乙两种金属的性质相比较,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①甲跟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②甲单质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
④与某非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失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
A.①④B.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