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对乙烯(CH2=CH2)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球棍模型:B.分子中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键角:109o28’D.碳碳双键中的一根键容易断裂

分析 A.球表示原子,棍表示化学键;
B.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
C.平面结构,键角为120°;
D.碳碳双键比单键活泼.

解答 解:A.球表示原子,棍表示化学键,则乙烯的球棍模型为,故A正确;
B.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则分子中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
C.平面结构,键角为120°,正四面体结构的键角为109o28’,故C错误;
D.碳碳双键比单键活泼,则碳碳双键中的一根键容易断裂,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键角、官能团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为倡导“低碳”,减小CO2对环境的影响,需对CO2进行创新利用研究.T1℃使,将将9mol CO2和12mol H2充入3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容器中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0.改变某一条件重新进行上述反应,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增大压强
B.T2℃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52,则T2>T1
C.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充入4.5 mol CO2、6 mol H2,平衡时容器内压强P1>$\frac{{P}_{0}}{2}$
D.在T1℃,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5 mol CO2、5 mol H2、5 mol CH3OH(g)和5 mol H2O(g),则达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共热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C.1mol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只能还原出2molAg
D.在催化剂作用下,丙醛、丙酮、丙酸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
B.碳酸钾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在热水中去污能力会减弱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变化后,可以减少PM2.5引起的污染
D.根据纤维燃烧产生的气味,不能确定是否为蛋白质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LNH3分子中含有3NA个N-H键
B.2.3 g 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1 L0.1 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D.常温常压下,46g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一定量的H2在Cl2中燃烧后,所得混合气体用100mL3.00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0.05mol NaClO(不考虑水解).氢气和氯气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3B.3:1C.1:1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用下列图示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甲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B.用图乙配制浓硫酸与酒精的混合液
C.用图丙做NO与NaOH溶液的“喷泉”实验
D.用装置丁做蒸发CuCl2溶液获得Cu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表:
离子K+Na+NH4+SO42-NO3-Cl-
浓度/mol•L-14×10-56×10-52×10-44×10-43×10-42×10-4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5.
②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3:

则:NO(g)?$\frac{1}{2}$N2(g)+$\frac{1}{2}$O2(g)△H=-91.5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多样,用途广泛.
完成下列填空.
(1)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超音速飞机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2NO+2CO$\stackrel{催化剂}{?}$2CO2+N2+Q(Q>0)
某温度下测得该反应在不同时间的CO浓度如表:
          时间(s)
浓度(mol/L)
012345
c(CO)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frac{c({N}_{2})•{c}^{2}(C{O}_{2})}{{c}^{2}(CO)•{c}^{2}(NO)}$;温度升高,K值减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875×10-4mol/(L•s);若上述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达到平衡时能提高NO转化率的措施之一是增大压强.
(2)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温度选择500℃左右的原因是催化剂在500℃左右具有最佳活性.
(3)实验室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模拟工业合成氨,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的标志是bc.
a.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N2、H2、NH3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反应停止,正、逆反应的速率都等于零
(4)常温下向含1mol溶质的稀盐酸中缓缓通入1mol NH3(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l-)>(NH4+)>c(H+)>c(OH-);在通入NH3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选填“变大”、“变小”、“几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