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甲醇又称“木醇”或“木精”,沸点64.7℃,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液体.甲醇有毒,误饮5~10mL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并常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1)工业上可利用CO2和H2生产甲醇,方程式如下:CO2(g)+3H2(g)CH3OH(l)+H2O (g)△H=Q1kJ•mol-1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frac{1}{2}$O2(g)CO2(g)+2H2(g)△H=Q2kJ•mol-1
②H2O(g)=H2O(l)△H=Q3kJ•mol-1,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2Q1+3Q2+2Q3)kJ•mol-1
(2)甲醇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燃料电池,下图是以甲醇燃料电池(甲池)为电源的电解装置.已知:A、B、C、D、E、F都是惰性电极,丙中为0.1mol/L CuSO4溶液 (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当向甲池通入气体a和b时,D极附近呈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①a物质是CH3OH,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②乙装置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③当乙装置中C电极收集到224mL(标况下)气体时,丙中溶液的pH=1.

分析 (1)①CO2(g)+3H2(g)?CH3OH(l)+H2O (g)△H=Q1kJ•mol-1
②CH3OH(l)+$\frac{1}{2}$O2(g)?CO2(g)+2H2(g)△H=Q2kJ•mol-1
③H2O(g)=H2O(l)△H=Q3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3+③×2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2)甲为原电池,乙、丙为电解池,当向甲池通入气体a和b时,D极附近呈红色,说明D为电解池的阴极,C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正极,a为负极,E为阳极,F为阴极;
①a为甲醇电极商十点钟发生氧化反生成碳酸盐;
②乙中是电极饱和食盐水;
③依据电极反应和电子守恒计算所得溶液的PH.

解答 解:(1)①CO2(g)+3H2(g)?CH3OH(l)+H2O (g)△H=Q1kJ•mol-1
②CH3OH(l)+$\frac{1}{2}$O2(g)?CO2(g)+2H2(g)△H=Q2kJ•mol-1
③H2O(g)=H2O(l)△H=Q3kJ•mol-1,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3+③×2得到:
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2Q1+3Q2+2Q3) kJ•mol-1
故答案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2Q1+3Q2+2Q3) kJ•mol-1
(2)甲为原电池,乙、丙为电解池,当向甲池通入气体a和b时,D极附近呈红色,说明D为电解池的阴极,C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正极,a为负极,E为阳极,F为阴极;
①上述分析可知a物质为甲醇,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
故答案为:CH3OH;CH3OH-6e-+8OH-=CO32-+6H2O;
②乙中是电极饱和食盐水,生成氯气和氢气、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故答案为: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③当乙装置中C电极收集到224mL(标况下)气体时,生成氯气物质的量=$\frac{0.224L}{22.4L/mol}$=0.01mol,2Cl--2e-=Cl2↑,电子转移0.02mol,丙中电解硫酸铜的反应为:2CuSO4+2H2O$\frac{\underline{\;通电\;}}{\;}$2Cu+O2↑+2H2SO4,电子转移4mol,反应2mol硫酸铜,生成硫酸2mol,电子转移0.02mol,生成硫酸0.01mol,氢离子浓度=0.02mol,c(H+)=$\frac{0.02mol}{0.2L}$=0.1mol/L,溶液的pH=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计算应用,原电池原理的理解应用和电解池中溶液PH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mol•L-1•min-1
②v(B)=0.5mol•L-1•min-1
③v(C)=0.1mol•L-1•s-1;  
④v(D)=0.45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钢铁在潮湿空气里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发生的反应为:2Fe+2H2O+O2═2Fe(OH)2.Fe(OH)2继续被氧化为Fe(OH)3,Fe(OH)3脱水生成铁锈.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熔点/°C沸点/°C密度/g•cm-3溶解性
A-11.51981.11A、B互溶,且均易溶于水
B17.92901.26
(1)在上述电化学腐蚀中,碳(C)作正极.
(2)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3)工业上,常在钢铁设备的表面涂一层油,其作用是A.
A.减少钢铁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防止在钢铁表面形成微小原电池
B.隔绝钢铁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阻止在钢铁表面形成微小电解池
C.润滑设备,防止灰尘污染
D.防止人为接触设备,避免设备腐蚀
(4)如果将长期浸泡在河水中的钢铁闸门与外电源连接防腐,应将闸门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B.相同浓度时pH大小关系为:Na2CO3<NaHCO3
C.等质量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碳酸氢钠多
D.分别取1mol/L的两种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两个皆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布洛芬缓释胶囊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布洛芬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3H20O2
B.1mol该物质最多与4molH2加成
C.其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有8个峰
D.该物质可发生氧化、还原、加成、消去、取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现有三组液体混合物:①乙醇与水  ②汽油与水  ③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蒸馏、分液、萃取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
C.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做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将铝片改为铝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 mol•L-1,则在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K+、NO3-、Cl-B.K+、Na+、HS-、Cl-
C.Na+、AlO2-、SO42-、NO3-D.Ba2+、Na+、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