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Fe、Cu、Al是常见的金属元素,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______。
(2)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铝粉混合物,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______(填编号)。
a.溶液中有Cu2+、Fe2+、Al3+,不溶物为Cu b.溶液中有Fe2+、Al3+,不溶物为Cu、Fe
c.溶液中有Fe3+、Al3+,不溶物为Cu d.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Cu、Al
(3)将一定质量的铁、铝、铜合金,加入l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测得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c(H+)=0.5mol/L、c(Cu2+)=0.3mol/L、c(Al3+)=0.2mol/L、c(NO3-)=2mol/L,则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__。
(4)铁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表示为FexO(x<1),已知铁元素在该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75%,则x=______ (精确至0.01)。
(5)Na-AI/FeS是一种可充电电池,电池中用含Na+导电固体作为电解质,在工作过程中Na+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①若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表示为:2Na++FeS+2e-=Na2S+Fe,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可表示为_____;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②用该电池作电源,组成如图所示装置,若通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1.08 g,则该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图中装置A、C的pH变化为:A ______、C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分)(1) 6.02×1022 或0.1NA(1分)(2) a b(1分)(3)5.6g(2分)
(4)0.86 (2分) (5)①2 Na-2e-=2Na +(1分) Na 2S、Fe(1分)
②负极(2分) 增大(2分) 不变(2分)
解析试题分析:(1)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1个电子,所以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3g÷23g/mol=0.1mol,电子个数是6.02×1022 或0.1NA。
(2)铝和铁都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铝的活泼性强于铁,铝先与氯化铜溶液反应。a.铝粉、铁粉如果都全部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且氯化铜过量,溶液中有Cu2+、Fe2+、Al3+,不溶物为Cu,故a正确;b.铝粉全部与氯化铜溶液反应、铁粉部分与氯化铜溶液未反应,溶液中有Fe2+、Al3+,不溶物为Cu、Fe,故b正确;c.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不可能生成Fe3+,故c错误;d.铝先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然后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只要铝剩余,铁与氯化铜溶液就不反应,溶液中就不可能含有Fe2+,故d错误,答案选ab。
(3)溶液中含有硝酸,所以铁以Fe3+的形式存在。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2c(Cu2+)+3c(Al3+)+3c(Fe3+)=c(NO3-),即0.5mol/L+0.3mol/L×2+0.2mol/L×3+3c(Fe3+)=2mol/L,解得c(Fe3+)=0.1mol/L。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铁的物质的量等于铁离子的物质的量,即等于0.1mol/L×1L=0.1mol,质量为0.1mol×56g/mol=5.6克。
(4)铁元素在该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75%,则=0.75,解得x=0.86。
(5)①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Na和Al都属于金属,但Na较Al活泼,所以根据正极反应式和原电池的电极材料Na-Al/FeS可知负极材料为Na,电极发生反应为2Na-2e-=2Na+;又知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a++FeS+2e-=Na2S+Fe,所以电池反应为:2Na+FeS=Na2S+Fe。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理,相当于原电池的逆反应,因此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2S+Fe-2e-=2Na++FeS,所以充电时,阳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Na 2S和Fe。
②通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1.08 g,这说明铜电极是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即X是电源的负极,Y是正极。A是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钾溶液,生成物是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钾,溶液pH增大。C相当于是在铜上镀银,属于待镀,因此溶液的pH不变。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计算;铁氧化物化学式的计算;电化学原理的有关应用和计算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计算:
Ⅰ、(1)0.3 mol 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NA个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2)在标准状况下36 克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则此混合气体中CO物质的量为 ;CO2的质量为 g 。
(3)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溶于635 mL水中(ρ=1 g/cm3),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 g/cm3。则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
Ⅱ、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 g。
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
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 mL,换算成T℃,101kPa氧气的体积为360.0 mL。
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55 g。
(2)利用以上数据,本实验测得T℃,101kPa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8gH2O的物质的量是 ,含有 个氢原子(填具体数字);这些H2O与 gOH-所含电子数相等。
(2)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HCl分子 ③0.2molNH3 ,这三种气体按物质的量由大到 小排列的顺序是(填物质的数字代号,下同) ,按氢原子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是 ,密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现有25℃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9L(注:25℃101KPa条件下气体摩
尔体积为24.5L/mol)则:
①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②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③该气体溶于127mL水中,得到密度为1.20g/mL的盐酸,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④取出20.0 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2.00 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中的两种或多种。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448mL(标况)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将上述滤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2.33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另一份中通入过量CO2得到1.56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原溶液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将结果填入下表(可不填满)。
一定含有的离子种类 | | | | | | | |
物质的量浓度(mol/L)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5 mol H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_个水分子,共有_______________个原子。
(2)质量都是50g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过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生成气体溶解及产生水蒸气的体积),其三份铜的质量比为
(2)1.28克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672 ml NO、NO2混合气(标准状况),则反应中共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3)用20ml 18.4 mol/L浓硫酸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将滤液稀释到100ml,测得溶液中SO42— 的浓度为3.18mol/L,则该溶液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Na2SiO3可以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Na2O·SiO2,则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改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下表是用沉淀法测定KHCO3和Na2CO3混合物的组成的相关数据。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 | 称取样品的 质量/g | 所加Ba(OH)2 溶液的体积/L | 测得生成沉淀 的质量/g |
1 | 0.518 | 0.5 | 0.985 |
2 | 1.036 | 0.5 | |
3 | 1.554 | 0.5 | 2.955 |
4 | 2.072 | 0.5 | 3.940 |
5 | 2.590 | 0.5 | 3.940 |
6 | 3.108 | 0.5 | 3.9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一定量的氧化铜被足量的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情况下还原,得到的气体通入含有X摩氢氧化钙的澄清石灰水,得沉淀Y克,则原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
[已知反应CaC03 + CO2 + H20→Ca(HC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