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如表列出了A~R九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主族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0
2ERF
3ACDHIG
4B
(1)写出R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2)A、C、D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 (填化学式).
(3)A、B、C三种元素的阳离子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K+>Na+>Mg2+.(用元素的离子符号表示).
(4)写出A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OH-+H2↑.
(5)X元素是A~R九种元素中的一种,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2.7gX在氧气里燃烧时,质量增加2.4g,X的氢氧化物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X的元素符号是Al,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第3周期第ⅢA族:

分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从A到R分别是Na、K、Mg、Al、C、O、Cl、Si、S、N元素,
(1)R单质是氮气,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共用3对电子,且每个N原子还有1个孤电子对;
(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3)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4)A单质是N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
(5)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X的氢氧化物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铝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则X是A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从A到R分别是Na、K、Mg、Al、C、O、Cl、Si、S、N元素,
(1)R单质是氮气,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共用3对电子,且每个N原子还有1个孤电子对,氮气分子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所以这三种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故答案为:NaOH;
(3)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这三种元素钾离子电子层数最多、钠离子和镁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但Na原子序数小于Mg,所以这三种元素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K+>Na+>Mg2+,故答案为:K+>Na+>Mg2+
(4)A单质是N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5)X的原子核里有14个中子,X的氢氧化物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铝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则X是Al元素,Al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故答案为:Al;第三周期第IIIA族.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元素周期表结构、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内涵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离子半径大小比较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常温常压下,E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积.
(1)CA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2)B 元素的元素符号:C;CA的电子式为;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ⅢA族.
(3)A2E的燃烧热△H=-a kJ•mol-1,写出A2E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2S(g)+$\frac{3}{2}$O2(g)=H2O(l)+SO2(g)△H=-aKJ/mol.
(4)甲、乙、丙分别是B、D、E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回答问题:
①向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乙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H++AlO2-=Al3++2H2O,Al3++3AlO2-+6H2O=4Al(OH)3↓.
②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等物质的量的丙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42-)>c(HCO3-)>c(CO32-)>c(OH-)>c(H+)>c(CO32-).
(5)用D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Al+3HCO3--3e-=Al(OH)3+3CO2↑;由R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2Al(OH)3$\frac{\underline{\;\;△\;\;}}{\;}$Al2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某无色溶液所含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Cl3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是CO32-或SO32-
C.先通入少量Cl2后,再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有I-
D.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元素或化合物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2SO4>H2SO3B.氧化性:H2SO4(浓)>H2SO4(稀)
C.稳定性:CH4<SiH4D.碱性:Mg(OH)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石墨棒作阳极、铁棒作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周围有大量的Na+
B.铁棒质量增加
C.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由石墨棒流向铁棒
D.铁棒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用于合成氨的工业煤气中含有H2S、C2H5SH(乙硫醇)、COS(羰基硫)、CS2等含硫化合物,工业上无机硫常用氧化锌法处理,有机硫可用钴钼催化加氢处理.
H2S+ZnO═ZnS+H2O;   
C2H5SH+ZnO═ZnS+C2H4+H2O;
C2H5SH+H2═C2H6+H2S;   
COS+H2═CO+H2S;   
CS2+4H2═CH4+2H2S
(1)钴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或1s22s22p63s23p63d74s2
(2)下列有关分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填字母).
A.C2H4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
B.COS分子(结构如图1)中键能C=O>C=S
C.H2S分子呈V形结构
D.CH4、C2H6分子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填字母).
A.H2O、CO、COS均是极性分子
B.相同压强下沸点:CS2>CO2
C.相同压强下沸点:C2H5SH>C2H5OH
D.相同压强下沸点:CO>N2
(4)β-ZnS的晶胞结构如图2,晶胞中S2数目为4   个.
(5)具有相似晶胞结构的ZnS和ZnO,ZnS熔点为1830℃,ZnO熔点为1975℃,后者较前者高是由于氧离子半径比硫离子小,晶格能大.
(6)钼的一种配合物化学式为:Na3[Mo(CN)8]•8H2O,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8g(4℃)、0.34g(25℃)、6.8g(95℃).乙醚的沸点为34.6℃.实验室常用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其原理为:
2CHO+NaOH-→CH2OH+COONa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图所示装置中加入适量NaOH、水和苯甲醛,混匀、加热,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从冷凝管下口加入冷水,混匀,冷却.倒入分液漏斗,用乙醚萃取、分液.水层保留待用.将乙醚层依次用10% Na2CO3溶液、水洗涤.
③将乙醚层倒入盛有少量无水MgSO4的干燥锥形瓶中,混匀、静置后将其转入蒸馏装置,缓慢均匀加热除去乙醚,收集198℃~204℃馏分得苯甲醇.
④将步骤②中的水层和适量浓盐酸混合均匀,析出白色固体.冷却、抽滤得粗产品,将粗产品提纯得苯甲酸.
(1)步骤②中,最后用水洗涤的作用是除去NaOH、苯甲酸钠、碳酸钠等杂质.将分液漏斗中两层液体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先把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后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步骤③中无水MgSO4的作用是干燥剂.
(3)步骤④中水层和浓盐酸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COONa+HCl-→C6H5-COOH+NaCl;将反应后混合物冷却的目的是使苯甲酸尽可能多的析出.
(4)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吸滤瓶、布氏漏斗(填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欲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氧化性实验.他们采用如图1装置,制取较大量的饱和氯水,并进行有关实验.

(1)写出仪器名称A分液漏斗、B圆底烧瓶.
(2)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Cl(浓)+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3)为使制取过程简便并保证制得的氯水纯净,有的同学提出了如下建议:
①在装置乙和丙之间增加装置戊[图(a)],你认为有无必要无(填“有”或“无”).②在装置丙的长导管口处,接一个多孔球泡[如图(b)],可以提高氯气的吸收效果.原因是增加氯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氯气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方案测定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1)实验只提供盐酸、天平、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夹,铁圈)甲同学设计了一个方案,实验中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甲同学的做法是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称量一定质量的样品于蒸发皿中,称量此时蒸发皿的质量,然后加入盐酸中用玻璃棒搅拌到不再生成气体为止,再称量蒸发皿的质量,利用两次称量的质量差得到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结合碳元素守恒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为:
①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设为m1
②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纯碱样品(设为m0),并放入广口瓶中,用分液漏斗缓缓地滴入稀盐酸,待不再生成气体后,称量干燥管的总质量(设为m2
乙同学导出计算公式为:(Na2CO3)=$\frac{(m_{2}-m_{1})×53}{m_{0}×22}$×100%,则m2-m1表示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如果不计称量误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有无误差?(填“有”、“无”)有如果有是偏大还是偏小偏大(如果无误差,此空和后面空不用填)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水蒸气,干燥管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在实验装置设计和实验药品上均有缺陷,若要解决乙同学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对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药品进行适当改动,请按合理的顺序选择图2中的仪器,并完成下表:(用大写字母代表仪器,可重复使用)
选用的仪器     
 添加的药品(或必要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