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K↑+NaCl)
B.利用Al2O3制作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
C.氢氟酸具有强酸性,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D.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二上联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
A.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
C.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
D.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河北省张家口市四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B.ClCH2CH2Cl
C.BrCH2CH2I D.BrCH2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修水一中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活动。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量锌与硫酸反应速率;把2g锌粒放入锥形瓶内,通过分液漏斗加入1mol·L—1稀硫酸40mL收集10mL气体,通过记录 得到反应速率为XmL·min—1。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乙同学用图2装置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①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 仪器中(填仪器编号);
②G管可以用化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用仪器来替代,这种仪器的名称是 ;
③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A连接 ,B连接 ,C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④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收集完气体后,丙装置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丙同学与甲同学实验目的相同:用图3装置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但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可能偏大的主要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湖南省、修水一中高三上学期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低碳”是人类对环境的自我保护,下列行为中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宗旨的是( )
①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秸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②利用硅材料制成光伏发电装置发电;③限制化学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④大力发展潮汐能、风能、核能。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天津市等六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五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可用装置①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B.可用装置②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可用装置③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D.可用装置④把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中(理)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氮化硅。
(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属于________晶体。
(2)根据化合价规律,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氢气加强热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NaCl(泥沙) | 水 | 过滤、结晶 |
B | CO2( CO ) | O2 | 点燃 |
C | Fe(Zn ) | 稀硫酸 | 结晶 |
D | CO2(HCl ) | NaOH溶液 | 萃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