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2)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 (g)的△H=-246.4 kJ•mol-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e(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3)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恒容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浓度/(mol•L-10.440.60.6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 v (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0.04 mol•L-1;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0.16 mol/(L•min).
③下列措施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CH3OH与H2O的浓度之比为1:2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CH3OH的同时消耗1molH2O.

分析 (1)煤的气化是利用煤与水蒸气高温条件小反应,生成CO和H2
(2)利用盖斯定律结合已知反应的热方程式计算;
(3)①根据Qc=$\frac{c(C{H}_{3}OC{H}_{3})×c({H}_{2}O)}{{c}^{2}(C{H}_{3}OH)}$计算,然后比较与k的大小,再判断反应方向;
②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常数,然后利用三段式法解答;
③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根据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公式进行分析解答该题.

解答 解:(1)煤的气化是利用煤与水蒸气高温条件小反应,生成CO和H2的过程: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故答案为: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2)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①×2+②+③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H=-90.8kJ/mol×2-23.5kJ/mol-41.3kJ/mol=-246.4kJ/mol,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减少CO2的浓度或分离出二甲醚,由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减小,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而增加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反而减小;
故答案为:-246.4 kJ•mol-1;c、e;
(3)①Qc=$\frac{c(C{H}_{3}OC{H}_{3})×c({H}_{2}O)}{{c}^{2}(C{H}_{3}OH)}$=$\frac{0.6×0.6}{0.4{4}^{2}}$=1.86<40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
②2CH3OH(g)≒CH3OCH3(g)+H2O(g)
某时刻浓度(mol•L-1):0.44       0.6        0.6
转化浓度(mol•L-1):2x        x          x
平衡浓度(mol•L-1):0.44-2x   0.6+x      0.6+x
K=$\frac{(0.6+x)^{2}}{(0.44-2x)^{2}}$,解得x=0.2mol/L,
故平衡时c(CH3OH)=0.44mol/L-0.2mol/L×2=0.04mol/L,
起始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
则起始时甲醇的浓度为0.44moL/L+0.6mol/L×2=1.64mol/L,平衡时c(CH3OH)=0.04mol/L,
则10min转化甲醇1.64moL/L-0.04moL/L=1.6mol/L,
所以甲醇的反应速率为v(CH3OH)=$\frac{1.6mol/L}{10min}$=0.16 mol/(L•min),
故答案为:0.04 mol•L-1; 0.16 mol/(L•min);
③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容器中压强不变,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和质量均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会变化,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不能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错误;
C.CH3OH与H2O的浓度之比为1:2,不能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不能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CH3OH表示正反应速率,同时消耗1molH2O表示逆反应速率,而且正逆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综合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始、转、平”是解决有关化学平衡的“三段论”解题法,当三组量一旦确定,可以解答有关平衡的平衡常数计算、转化率、反应速率、平衡时成分的体积分数等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XY
ZW
T
(1)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写电子式);
(2)XW2的结构式为S=C=S;
(3)Y、Z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是NH3>PH3;(用化学式表示)
(4)FeCl2溶液滴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2++4H++NO3-=3Fe3++NO↑+2H2O.
(5)T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第四周期第VIA;T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
(6)含W、Y两元素的含氧酸正盐A,既于HCl反应,也与NaOH 反应,则A的化学式为(NH4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
A.4,5,3B.4,6,3C.6,3,4D.4,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  )
A.左下方B.右上方C.右下方D.左上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且A气体有颜色).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cd
a.v(A)=2v(B)  b.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v(A)=v(C)  d.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Cl和MgCl2B.H2O和CO2C.Ar和CCl4D.NH4Cl和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在硫酸钠和碳酸镁的混合物中加入40mL某浓度盐酸,固体完全熔解,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0.448L二氧化碳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25mol的氢氧化钡的溶液,得到5.82g沉淀,此时溶液的pH=12,体积为200mL,试求:
(1)原混合物中MgCO3的物质的量.
(2)得到的沉淀中BaSO4的质量.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室可用金属铁与氯气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FeCl3:棕黄色,易潮解,100℃升华).
如图两套实验装置,左边反应装置相同,右边产品收集装置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

(1)B中化学反应方程式4HCl(浓)+MnO2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2)C装置的作用:干燥氯气
(3)D中化学反应方程式2Fe+3Cl2 $\frac{\underline{\;\;△\;\;}}{\;}$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硫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CaO(s)+SO2(g)+CO2(g)△=+210.5kJ•mol-1
②$\frac{1}{4}$CaSO4(s)+CO(g)?$\frac{1}{4}$CaS(s)+CO2(g)△=-47.3kJ•mol-1
反应:CaO(s)+3CO(g)+SO2(g)?CaS(s)+3CO2(g)△=-399.7kJ•mol-1
(2)图1为密闭容器中H2S气体分解生产H2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图1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P1<P2<P3,理由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T1)<K(T2)(碳“>”“=”或“<”)理由是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
(3)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反应:2S02(g)+02(g)?2SO3△H<0
①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所示15-20min和25-30min
②据图2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大氧气的浓度(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b(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2的物质的量
(4)烟气中SO2可用某浓度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SO3和NaHSO3混合溶液,且所得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c(Na+)=2c(SO32-)+c(HSO3-)(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