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 |
B. |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 | |
C. | 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 |
D. | 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 |
分析 A.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B.若是强酸,pH分别为a和a+1,则强酸的浓度满足c1=10c2;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中部分电离,其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所以c1>10c2;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浓度与pH=3的盐酸溶液浓度相等,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D.硫酸铵电离出铵根离子而抑制一水合氨电离,导致溶液碱性变小.
解答 解:A.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得2c(SO42-)=c(NH4+),所以c(SO42-)<c(NH4+),故A错误;
B.对于pH分别为a和a+1强酸,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满足则c1=10c2,而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故B错误;
C.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浓度与pH=3的盐酸溶液浓度相等,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强酸强碱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故C错误;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氨水中铵离子浓度增大,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减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氨水浓度增大,则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中溶质及弱电解质电离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弱酸溶液浓度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小,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1 | B. | 1:5 | C. | 5:9 | D. | 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 |
B. | BaO2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相等. | |
C. | 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 |
D. | 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
B. | 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 |
C. |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 |
D. | 若将甲电极换成铁棒,乙电极换成铜棒,则可实现在铁棒上镀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液氨中c(NH4+)与c(NH2-)的乘积为一常数 | |
B. | 液氨电离达到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保持不变 | |
C. | 只要不加入其它物质c(NH4+)=c(NH2-) | |
D. | 液氨中存在NH3、NH4+、NH2-、H2O、NH3•H2O等粒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有Cl- | |
B.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溶液中一定有CO${\;}_{3}^{2-}$ | |
C.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_{4}^{2-}$ | |
D.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酸铜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 | |
B. | 用醋酸除水垢: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 |
C. | 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HS-+H2O | |
D. | 用K37ClO3与浓盐酸制氯气:37ClO3-+6H++6Cl-═37Cl-+3Cl2↑+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