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
B. 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 ①CH4、NH4+ ②H2S、HCl ③CO2、N2O ④CO32-、NO3-以上各组微粒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②
D. BrCH2CHOHCH2OH存在手性异构体
【答案】B
【解析】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A正确;水较稳定是因为键键能较大,与氢键无关,B错误;等电子体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与价电子数10和原子数5相同,两者是等电子体;、两者的原子数不相同,不属于等电子体;与价电子数22和原子数3相同,两者是等电子体;,与价电子数32和原子数4相同,两者是等电子体;以上各组微粒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②,C正确;Br-CH2-CHOH-CH2-OH分子中带有C的碳原子分别连有-CH2Br、 –H、–OH、-CH2-OH,C为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中存在手性异构体,D正确;正确选项B。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H4+、Ba2+、Fe2+、Cl-、NO3-、CO32- 、SO42-.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气体A生成,溶液B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据此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中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又有沉淀出现,这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气体F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根据实验③现象该同学认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有其他同学认为其结论不合理,又进行了后续实验 ④,最终确认原溶液中含有SO42-,试写出实验④可行的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8 mol PCl5,反应PCl5(g) PCl3(g) +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 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PCl3) / mol | 0 | 0. 56 | 0. 75 | 0. 80 | 0. 80 |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 _______mol/( L·s) 。
(2)T℃时,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 2 mol PCl5、0. 40 mol PCl3 和0. 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__________(选填“>”、“=”或“ <”)v(逆) 。
(3)T℃时,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6. 0 mol PCl3 和6. 0 mol Cl2,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PCl5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解题过程)。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淀粉遇单质碘变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一定变蓝
B. 途径II中若生成1 mol I2,消耗1 mol NaHSO3
C.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D. 一定条件下,I与IO3可能生成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 酸性由大到小:HPO3>H3PO4>H3PO3 B. 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 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 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腐蚀Cu
B.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气体,可用作发酵粉
C.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A
B. 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C. 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
D. 235g核互U 发生裂变反应: +n ++10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 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 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 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 | A | B | C | D |
试剂组成 | 0.4 mol·L-1 KI | a mol·L-1 KI 0.2 mol·L-1 H2SO4 | 0.2 mol·L-1 H2SO4 | 0.2 mol·L-1 KI 0.0002 mol I2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 无明显现象 |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i、ii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