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与________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KSCN,,红褐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上海模拟)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Ⅰ)取5mL0.1mol?L-1的KI溶液,滴加0.1mol?L-1的FeCl3溶液5~6滴
(Ⅱ)继续加入2mL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Ⅰ)和(Ⅱ)的实验现象分别为
溶液呈棕黄色
溶液呈棕黄色
溶液分层,下层CCl4层呈紫色
溶液分层,下层CCl4层呈紫色

(2)在探究活动(Ⅲ)中,活动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已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设计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①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
K4[Fe(CN)6]溶液
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
K4[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
往探究活动III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
往探究活动III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
乙醚层呈血红色
乙醚层呈血红色
“猜想二”成立
②写出操作“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Fe3++3[Fe(CN)6]4-═Fe4[Fe(CN)6]3
4Fe3++3[Fe(CN)6]4-═Fe4[Fe(CN)6]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正确的是(填写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氯化钠固体
B.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可选用酒精作萃取剂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直接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根据火焰是否显紫色来确定
E.氧化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会生成血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3+既能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又能与K4[Fe(CN)6]反应生成蓝色溶液B、用邻苯二甲酸氢钠滴定氢氧化钠时应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C、利用KMnO4酸性溶液可推算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D、溶液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酸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l 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CCl4振荡
Ⅲ.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1)探究活动I的实验现象为
 

探究活动Ⅱ的实验现象为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血红色的Fe(SCN)3溶液,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血红色.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Fe3+全部转化为Fe2+
猜想二: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微溶于水,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4[Fe(CN)6]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更高.
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①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若产生蓝色沉淀,则
 
步骤二: 若乙醚层呈血红色,则
 
②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Ⅳ.为了测定探究活动I中的FeCl3稀溶液的浓度,现进行以下操作:
①移取25.00mLFeCl3稀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
 
用作指示剂,再用c mol/LKI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②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KI标准溶液VmL,则FeCl3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③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