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而且是电解质的是(  )
A.熔融的氢氧化钠B.稀盐酸C.硝酸钾晶体D.熔化的铁

分析 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能够导电且是电解质的物质应该是熔融状态下的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熔融的NaOH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所以能导电,且NaOH是电解质,故A正确;
B.稀盐酸中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所以能导电,但稀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硝酸钾晶体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移动离子,所以不导电,故C错误;
D.熔化的Fe中含有自由移动电子,能导电,但Fe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和导电的关系,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基本概念及物质导电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导电,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少许的MnO2粉末于50mL密度为1.1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60mL;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1min;
(3)ABCD四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由快到慢顺序为D>C>B>A;
(4)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此时双氧水已经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
(1)B(填A或B)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其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2)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下)时,则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3)以NH3代替氢气研发燃料电池是当前科研的一个热点.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NH3+3O2═2N2+6H2O.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每消耗3.4gNH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Cl2溶于水的过程中有1NA个电子转移
B.100℃时,1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常温常压下,15g HCHO含有1.5NA对共用电子对
D.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CH3COO-少于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常温下将铁放入下列过量的溶液中,在溶液中能大量生成Fe3+的是(  )
A.浓硫酸B.浓硝酸C.稀硝酸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溶液中可能存在Mg2+、Fe2+、Fe3+,加入NaOH溶液,开始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一定有Fe2+,一定没有Fe3+、Mg2+
B.一定有Fe3+,一定没有Fe2+、Mg2+
C.一定有Fe3+,可能有Fe2+,一定没有Mg2+
D.一定有Fe2+,可能有Mg2+,一定没有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工业上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SO2在400~5000C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这是一个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如果在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足够多的氧气,按上述条件进行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论反应时间长短,最终生成的SO3一定少于2 mol
B.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物质的量相等
D.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有利于提高SO3的产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B.硝酸钾溶液C.氢氧化钠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工厂的固体废渣中主要含Cu和CuO,还含有少量Cu2O和SiO2等.利用该固体废渣制取Cu (NO32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u2O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O+14H++2NO3-=6Cu2++2NO↑+7H2O.
(2)酸溶时,反应温度不宜超过70℃,其主要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HNO3分解(或者挥发),若保持反应温度为70℃,欲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搅拌、将固体废渣粉碎、适当提高硝酸的浓度(写出一种即可).
(3)过滤后所得废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SiO2
(4)Cu(NO32晶体受热易分解成CuO,同时产生NO2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frac{\underline{\;\;△\;\;}}{\;}$2CuO+4NO2↑+O2↑,由Cu(NO32溶液制Cu(NO32晶体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低温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