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现有一定质量的Cu和Cu2O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浓硫酸中,加热使固体完全溶解,共产生11.2LSO2(标准状况),则该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32gB.50gC.72gD.80g

分析 如果全部是铜,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铜的物质的量为:n(Cu)=n(SO2)=$\frac{11.2L}{22.4L/mol}$=0.5mol;如果全部是Cu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n(Cu2O)=n(SO2)=$\frac{11.2L}{22.4L/mol}$=0.5mol;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如果全部是铜,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铜的物质的量为:n(Cu)=n(SO2)=$\frac{11.2L}{22.4L/mol}$=0.5mol,质量为32g;如果全部是Cu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n(Cu2O)=n(SO2)=$\frac{11.2L}{22.4L/mol}$=0.5mol,质量为:144×0.5=72g,所以质量在32g~72g之间,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机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及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均正确的是(  )
ABCD


实验
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管b中出现分层现象量筒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反应过程中钠未熔化成小球
解释石蜡油分解产物中仅含有乙烯反应生成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乙酸乙酯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了CH2Cl2、CHCl3、CCl4反应吸热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B.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
C.没有固定熔点
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0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在边长为10-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欲利用10kg某矿石(成分为40%Fe2O3、48%CuS、5%SiO2、7%Al2O3) 为原料制取绿矾和胆矾,设计了如下流程:

已知: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
(1)固体1中成分为CuS、SiO2(填化学式);溶解矿石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最好选用Fe(填化学式).
(2)加NaOH溶液时要控制好pH,若碱性太强,会导致产品中混有较多可溶性杂质,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Al(OH)3+OH-=AlO2-+2H2O
(3)由“溶液2”获得FeSO4•7H2O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该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可以直接加热的硅酸盐仪器名称是蒸发皿.
(4)FeSO4•7H2O在高温下分解,生成四种氧化物,其中之一为红棕色固体,另外还有两种含硫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frac{\underline{\;\;△\;\;}}{\;}$Fe2O3+SO2↑+SO3+14H2O.
(5)已知“固体3”中含有淡黄色固体,根据流程,写出“过程1”发生的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CuS+H2O2+2H+=Cu2++S↓+2H2O
(6)某同学在实验完成之后,得到10kg CuSO4•5H2O,则铜元素的回收率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查资料得知有些硫酸盐在500℃以上开始按下式分解:硫酸盐$\stackrel{△}{→}$金属氧化物+SO2↑+SO3↑+O2↑有人猜测硫酸亚铁可能也是如此分解,并设计一验证性实验.(注:忽略气体吸收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用到的仪器如图所示:

使用精密实验仪器,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Ⅰ、准确称取6.08g无水FeSO4
Ⅱ、装置F总质量在实验结束时增加了0.16g,且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Ⅲ、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排水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所有仪器,按装置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填序号).
(2)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SO3且产生等物质的量的SO2气体.
(3)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气体.
(4)本题测量气体体积时的注意事项是:
①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相切
②读数时BE两仪器内液面要相平.
③待气体冷却到室温时再读数.
(5)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FeSO4$\frac{\underline{\;\;△\;\;}}{\;}$4Fe2O3+6SO2↑+2S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在一定条件下,气体A可发生反应:2A(g)?B(g)+3C(g),若已知平衡时所得到的混合气体相对于H2的密度为4.25,由此推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  )
A.8.5B.17C.16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Q kJ•mol-1(Q>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B.2 mol SO2(g)和1 mol O2(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Q kJ
C.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该反应过程都能放出更多的热量
D.2 mol SO2(g)和1 mol O2(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等于Q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以含钴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Co、Fe、SiO2)为原料,制取氧化钴的流程如图1:

(1)溶解: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2~3次,洗液与滤液合并,其目的是提高钴等元素的利用率.
(2)氧化:加热搅拌条件下加入NaClO3,将Fe2+氧化成Fe3+,其离子方程式6Fe2++6H++ClO3-$\frac{\underline{\;\;△\;\;}}{\;}$6Fe3++Cl-+3H2O.
已知: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3[Fe(CN)6];亚铁氰化钾化学式为K4[Fe(CN)6]•3H2O.
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沉淀)
4Fe3++3[Fe(CN)6]4-=Fe4[Fe(CN)6]3↓(蓝色沉淀)
确定Fe2+是否氧化完全的方法是取氧化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铁氰化钾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Fe2+已全部被氧化.(可供选择的试剂:铁氰化钾溶液、亚铁氰化钾溶液、铁粉、KSCN溶液)
(3)除铁:加入适量的Na2CO3调节酸度,生成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SO43+6H2O+6Na2CO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4)沉淀:生成沉淀碱式碳酸钴[(CoCO32•3Co(OH)2],沉淀需洗涤,洗涤的操作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静置使滤液流出.重复操作2~3次.
(5)溶解:CoCl2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向碱式碳酸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边加热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防止因温度降低,CoCl2晶体析出.
(6)灼烧:准确称取所得CoC2O4 1.470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0.830g氧化钴,写出氧化钴的化学式Co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