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  种元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用化学式表示).
(2)②、③、⑤、⑥、⑦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F(填化学式).
(3)④与②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和①与②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氧气,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构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该化合物属于离子(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能说明④与⑧金属性强弱的事实是分别与冷水反应,K与水的反应现象更剧烈,则钠比钾金属性的弱(举一例)
(6)设计实验方案比较⑥与⑦非金属性强弱
Cl2、S分别与H2反应
硫化钠和氯气反应.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O、③为F、④为Na、⑤为P、⑥为S、⑦为Cl、⑧为K.
(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最活泼金属元素为钾元素,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绘制钾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O、F元素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Cl;
(2)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3)②为O、④为Na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为Na2O2,①与②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为CO2,反应生成氧气,Na2O2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二氧化碳分子中每个氧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两个共用电子对;
(4)④为Na、⑥为S,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硫化钠,根据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和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书写离子键形成过程;
(5)分别与冷水反应,K与水的反应现象更剧烈;
(6)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解答 解:(1)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同一主族中,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钾为19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氯,对应的高氯酸,
故答案为:;HClO4
(2)②为O、③为F、⑤为P、⑥为S、⑦为Cl,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F,其形成的氢化物HF最稳定,
故答案为:HF;
(3)Na2O2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过氧根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电子式为,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4)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和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离子键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5)金属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钠和钾分别与冷水反应,钾反应更剧烈,所以分别与冷水反应,K与水的反应现象更剧烈,则钠比钾金属性的弱,
故答案为:分别与冷水反应,K与水的反应现象更剧烈,则钠比钾金属性的弱;
(6)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比较⑥与⑦非金属性强弱,可设计Cl2、S分别与H2反应,与氢气反应越剧烈,对应单质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氯气氧化性大于硫,可置换出硫,硫化钠和氯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S2-﹦2Cl-+S,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
故答案为:Cl2、S分别与H2反应;硫化钠和氯气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涉及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及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HI气体,发生反应:2HI(g)?H2(g)+I2(g),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加入b mol HI气体,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则此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系图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她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青蒿素的键-线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5H22O5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可发生水解反应D.含有过氧键(-O-O-)有强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A.容量瓶、分液漏斗和滴定管都需要验漏
B.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C.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D.配制500mL0.1mol•L?1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500mL容量瓶、烧杯和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填物质名称),其漂白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lO)2+H2O+CO2=CaC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足量的铜放入400mL浓度为2mol•L-1的硝酸中,还原产物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12molB.0.2molC.0.4molD.0.8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0.75NA
D.1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3NA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入足量铜粉后,搅拌、可过滤可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确洗气瓶来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可推断溶液中的一定含有SO42-
D.未知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大量含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_{500℃/30MPa}^{催化剂}$2NH3(g)△H=-38.6 kJ•mol-1
C.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D.含 1mol NaOH的稀溶液分别和含1mol CH3COOH、1mol HNO3的稀溶液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