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g)和B(g),发生反应:A(g)+B(g)?2C(g)+D(s)△H=akJ•mol-1.实验内容和结果分别如下表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
序号
温度起始物质的量热量
变化
AB
I600℃1mol3mol96kJ
800℃1.5 mol0.9mol-
A.实验I中,lOmin 内平均速率v(B)=0.06mol•L-1•min-1
B.600℃时,上述方程式中a=-160
C.6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0.45
D.800℃时,在原容器中充入 1molA、0.5molB、1molC、0.5molD,则v(正)<v(逆)

分析 A.根据v=$\frac{\frac{△n}{V}}{△t}$计算v(C),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到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I平衡时生成1.2molC,同时放出96kJ,计算生成2molC放出的热量确定反应热;
C.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C)}{c(A)×c(B)}$计算;
D.800℃时,在原容器中充入 1molA、0.5molB、1molC、0.5molD,等效为开始通入1.5molA、1molB到达的平衡,进一步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再加入0.1molB,与原平衡相比反应逆向移动,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小于0.6mol,故在原容器中充入 1molA、0.5molB、1molC、0.5molD反应逆向进行.

解答 解:A.实验I中,lOmin 内生成C为1.2mol,则v(C)=$\frac{\frac{1.2mol}{2L}}{10min}$=0.06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B)=$\frac{1}{2}$v(C)=0.03mol•L-1•min-1,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到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减小,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实验I平衡时生成1.2molC,同时放出96kJ,则生成2molC放出的热量为96kJ×$\frac{2mol}{1.2mol}$=160kJ,则a=-160,故B正确;
C.实验I平衡时生成1.2molC,则:
            A(g)+B(g)?2C(g)+D(s)
起始量(mol):1      3       0
变化量(mol):0.6    0.6     1.2
平衡量(mol):0.4    2.4     1.2
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平衡常数K=$\frac{{c}^{2}(C)}{c(A)×c(B)}$=$\frac{1.{2}^{2}}{0.4×2.4}$=1.5,故C错误;
D.800℃时,在原容器中充入 1molA、0.5molB、1molC、0.5molD,等效为开始通入1.5molA、1molB到达的平衡,进一步等效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再移走0.1molB,与原平衡相比反应逆向移动,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小于0.6mol,故在原容器中充入 1molA、0.5molB、1molC、0.5molD反应逆向进行,则v(正)<v(逆),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反应速率计算等,D选项注意利用等效思想进行解答,也可以利用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相对大小判断,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如下: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的作用有AB.
A.去除油污 B.溶解镀锌层 C.去除铁锈 D.钝化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抽滤、洗涤、灼烧.
(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入N2,其原因是在N2气氛下,防止Fe2+被氧化.
(4)Fe3O4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法实现固液分离不能(填“能”或“不能”),理由是胶体粒子太小,抽滤时容易透过滤纸.
(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定产物Fe3O4中的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50mL,应准确称取K2Cr2O70.7350g(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2Cr2O7)=294.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不必要用到的有③⑦.(用编号表示)①电子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移液管
(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滴定结果将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酸铜和氯化钡   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BaSO4↓.
(2)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
(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
(4)碳酸氢钠和稀硝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A、B是多孔性炭制成的两个电极,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1)若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正极是O2,(填字母)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2H2O+4e-=4OH-;负极发生的反应为2H2+4OH--4e-=4H2O;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则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4H++4e-═2H2O;负极发生的反应为2H2-4e-═4H+;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能,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高,其次是产生污染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湿化学法(NPP-法)制备纳米级活性氧化锌,可用各种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酸浸出锌,经过多次净化除去原料中的杂质,然后沉淀获得碱式碳酸锌,最后焙烧获得活性氧化锌,其化学工艺流程如下:

(1)若检验流程中滤液2中含有Na+,则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将铂丝蘸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蘸取待测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再蘸盐酸灼烧至无色
(2)上述流程如图中若在常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c(CO32-)=0.50mol/L,c(HCO3-)=1×10-2 mol/L,则c(Na+):c(OH-)=102:1.
(3)“溶解”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Zn2+、SO42-,另含有Fe2+、Cu2+等杂质.先加入Na2CO3(填“Na2CO3”或“H2SO4”)调节溶液的pH至5.4,然后加入适量KMnO4,Fe2+转化为Fe(OH)3,同时KMnO4转化为MnO2.经检测溶液中Fe2+的浓度为0.009mol•L-1,则每升溶液中至少应加入0.003mol KMnO4
(4)已知常温下Cu(OH)2的Ksp=2×10-20.溶液中杂质Cu2+浓度为0.02mol•L-1,若要生成沉淀,则应调节溶液的pH大于5.
(5)“沉淀”得到ZnCO3•2Zn(OH)2•H2O,“煅烧”在450~500℃下进行,“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O3•2Zn(OH)2•H2O$\frac{\underline{\;450℃-500℃\;}}{\;}$3ZnO+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池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由a到b(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氢气、氧气分子数,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80gLiH与H2O作用(LiH+H2O═LiOH+H2↑)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
(5)氢气可由天然气和水反应制备,其主要反应为:
CH4(g)+2H2O(g)?CO2(g)+4H2(g),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H4和3molH2O(g),反应进行到4s时CH4剩余物质的量为1.2mol,再过一段时间反应达平衡,平衡时容器的压强是起始时的1.4倍.则
①前4s以H2O(g)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2mol/(L.s)
②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氯气与金属铁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B.100mL 1mol/L NaHCO3溶液含有0.1NA个HCO3-
C.7.1g氯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电子转移数为0.2NA
D.0.1molNa2O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
B.为了不造成浪费,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用100ml量筒量取8.5ml的水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D>C>B>AB.原子半径:B>A>C>D
C.离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