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SO2(g)+
1
2
O2(g)?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由
SO2(g)完全氧化产生2molSO3(g)的△H=-198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所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理由是
 

(2)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中第二步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5molSO3(g)放出的热量是
 

(4)废气中的SO2的含量可用滴定法测量,将一定量的废气通过足量NaOH溶液吸收,然后用碘水滴定,请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应选择
 
作指示剂.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1)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解答;反应热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有关;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
(3)利用盖斯定律解答;
(4)利用碘能氧化二氧化硫的原理测定,利用碘与淀粉变蓝色的特性.
解答: 解:(1)生成2mol三氧化硫放热198KJ,则生成1mol三氧化硫放热99KJ,图示的热化学方程式意义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SO2气体与0.5molO2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出热量99kJ;E表示反应物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反应热等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能量差;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故答案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SO2气体与0.5molO2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出热量99kJ;无; 降低; 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2)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生成V2O5,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形成化学方程式为:4VO2+O2=2V2O5
故答案为:4VO2+O2=2V2O5
(3)S的燃烧热加上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热为1molS生成1mol三氧化硫的反应热为:296KJ/mol+99KJ/mol=395KJ/mol,所以生成3.5mol三氧化硫时放热
395KJ/mol×3.5mol=1382.5KJ,
故答案为:1382.5KJ;
(4)利用碘能氧化亚硫酸根的原理,离子方程式为:SO32-+I2+H2O=SO42-+2I-+2H+;因为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当蓝色褪去时达到滴定终点,
故答案为:SO32-+I2+H2O=SO42-+2I-+2H+;淀粉溶液.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催化剂的催化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等等,题目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丙烯的键线式:
C、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g)和1molO2(g),达到平衡后,放出Q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H=-QkJ?mol-1
D、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化合物:①NaCl ②NaOH ③HCl ④NH4Cl ⑤CH3COONa ⑥CH3COOH ⑦NH3?H2O ⑧H2O,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溶液显
 
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2)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
 
,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3)已知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可选择的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2CO3固体
C.加热至100℃[其中c(H+)=1×10-6 mol?L-1]
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体
(4)若将等pH、等体积的②NaOH和⑦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则m
 
(填“<”、“>”或“=”)n.
(5)除⑧H2O外,若其余7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这7种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之一:
FeO(s)+CO(g)?Fe(s)+CO2(g);正反应吸热
(l)该反应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K═
 

(2)已知1100℃时 K=0.263.温度升高,化学平衡移动后达到新的平衡,高炉内CO2和CO的体积比
 
,平衡常数K值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1100℃时测得高炉中 c(CO2)=0.025mol/L,c(CO)═0.l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化学反应速率是v(正)
 
v(逆)(填=、>或<),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0.1mol/L下列溶液:①NaHCO3 ②NaClO  ③NH4Cl  ④NaCl  ⑤CH3COONa  ⑥CH3COOH,溶液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反应aA(g)+bB(g)?cC(g)+dD(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以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会使平衡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降低,那么:
(1)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a+b)
 
(c+d)(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为了提高A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种.如①增加B的浓度;②及时分离产物;③
 
;④
 
.(请你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Na+、Cl-、HCO3-
B、在NaCl溶液中:NH4+、K+、CH3COO-、I-
C、0.2mol/L的FeCl3溶液中:NH4+、K+、Br-、SCN-
D、pH=1的溶液中:NO3-、SO42-、Na+、P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C、1mol-CH3(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8N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沼气、风能、太阳能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煤炭、石油、地热能
D、潮汐能、海洋能、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