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H<0,T2>T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盐酸无规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是含有大量的H+
D.某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是铜,b极是铁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B.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若是石墨,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 L 2.5 mol/L CuSO4溶液(假设溶液的体积在电解前后不发生变化)。5 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6.4 g Cu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Cu生成的一极是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C.在另一极得到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1.12 L
D.此时溶液的pH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上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 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B.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 +2e- =Cu
C. 用Pt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 H2O Cl2↑+H2+2OH-
D. 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唐徕回民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g) +3 B(g) 2 C(g)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2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1V 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1V 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实质上是电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Cl2、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