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 40GPa 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制得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的二氧化碳晶体.下列关于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可用作制冷材料
B.该晶体中碳原子在空间的分布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C.该晶体的熔点低于二氧化硅
D.1mol 晶体中含 4 mol C-O 键

分析 A.该晶体与二氧化硅类似,具有高熔点、高硬度;
B.该晶体中碳原子在空间的分布结构与二氧化硅中的硅相似;
C.碳的半径小于硅,所以碳氧键的强度大于硅氧键;
D.二氧化碳中,1个C原子形成4个C-O键.

解答 解:A.该晶体与二氧化硅类似,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属于原子晶体,该晶体有很高的沸点,不易汽化,不可用作致冷剂,故A错误;
B.该晶体中碳原子在空间的分布结构与二氧化硅中的硅相似,而不是金刚石,故B错误;
C.碳的半径小于硅,所以碳氧键的强度大于硅氧键,所以该晶体的熔点高于二氧化硅,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中,1个C原子形成4个C-O键,故1mol原子晶体中含4molC-O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晶体结构,以二氧化硅结构为模型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Cl-
B.在淀粉加入硫酸加热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
C.1 mol•L-1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
D.除去乙烯中杂质气体:将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通入NaOH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FeCl3溶液中Fe3+与Cl-的个数之比等于1:3
B.利用Na2CO3溶液可除油污:CO32-+2H2O?H2CO3+2OH-
C.常温时,0.1mol•L-1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7mol/L
D.氯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Cl$\frac{\underline{\;通电\;}}{\;}$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 1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1)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2)环境中的 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铜 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
(3)若生成 4.29g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0.448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核内有 8 个中子的碳原子:68CB.羰基硫(COS)的结构式:
C.乙烯的比例模型:D.NH4Br 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有两种铁的氧化物.质量分别为0.4g和0.435g,在加热条件下,分别用足量的CO还原,把生成的CO2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都得到0.75g沉淀.则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Fe2O3和Fe3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的是(  )
A.将58.5gNaC1溶解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B.将80gSO3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
C.将100mI.0.5mol•L-1NaNO3溶液加热蒸发掉50g水之后的溶液
D.含2molK+的K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二上月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42NO2△H>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发生下列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1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3}(C)}{{c}^{2}(A)c(B)}$.
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可以说明可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b)(注意字母大小写)
(a) 单位时间内生成2n摩尔A,同时生成n摩尔B
(b) V(A)=2v(B)
(c) 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为2:1:3
(d)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维持容器的温度不变,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平衡不移动(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或“不”).
(4)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是1.2mol•L-1的是BD.
A.4mol A+2mol B
B.3mol C+1mol D
C.2mol A+1mol B+3mol C+1mol D
D.2mol A+1mol B+1mol D
(5)若维持容器内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开始,按不同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1.2mol•L-1,则C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1.2 mol<n(C)≤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