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t电极电解含有Cu2+和X3+各0.1 mol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
A.Cu2+>X3+>H+>X2+
B.X3+>H+>Cu2+>X2+
C.X3+>Cu2+>H+>X2+
D.X2+>H+>Cu2+>X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说明元素X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元素Y原子的得电子能力的事实是
)。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X位于元素Y的上一周期
B.元素X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元素Y的含氧酸的酸性
C.分别加热H2X、HY至500 ℃,只有HY发生分解
D.元素X与Y同主族,相同温度时其单质与铜反应分别生成Cu2X和Cu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反应:A===B+C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ΔH、Δ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写出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l2、Br2、I2的氧化性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2014·福建理综,23(2)b]
B.同主族元素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强,水解程度越大(2013·天津理综,3C)
C.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2014·四川理综,4C)
D.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氧化性:Fe3+>I2(2014·广东理综,2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
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__________。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氧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将NOx转化为无害物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将NO2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变成无害的N2,必须要找到适合的物质G,G应为________(填写“氧化剂”或“还原剂”)。
(2)下式中X必须为无污染的物质,系数n可以为0。
NO2+GN2+H2O+nX(未配平的反应式)。
下列化合物中,满足上述反应式中的G是________(填写字母)。
a.NH3 b.CO2 c.SO2 d.CH3CH2OH
(3)若G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X为____________,n=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的条件下ΔH不同
B.常温下,反应CaCO3(s)====CaO(s)+CO2(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某反应低温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则高温条件下一定能够自发
D.KNO3溶于水的过程熵值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可逆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满足以下关系:=K,K为一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其反应的K值只与温度有关,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达到平衡K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