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根据甲酸分子的结构,预测甲酸可能具有的三种化学性质,并任选其中两种设计实验证实你的预测,简要写出实验方案.
化学性质①酸性,实验方案用玻璃棒蘸甲酸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常温下使新制的Cu(OH)2悬浊液溶解
化学性质②还原性,实验方案加热至沸使新制的蓝色絮状Cu(OH)2转化成红色沉淀
化学性质③氧化性.

分析 甲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含有醛基、羰基、羧基和羟基.含有-CHO和-COOH两种官能团,预测甲酸可能具有的三种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用玻璃棒蘸甲酸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或:常温下使新制的Cu(OH)2悬浊液溶解为酸性;
②具有还原性:在试管里加入约2 mL新制的Cu(OH)2浊液,振荡后加入少量甲酸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现象;
③具有氧化性: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 解:甲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含有醛基、羰基、羧基和羟基.含有-CHO和-COOH两种官能团,预测甲酸可能具有的三种化学性质:-COOH具有酸性;-CHO能被氧化成羧基,具有还原性,-CHO能和氢气加成成醇,被还原;
①-COOH具有酸性;酸溶液的PH<7,可用玻璃棒蘸甲酸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用常温下使新制的Cu(OH)2悬浊液,Cu(OH)2悬浊液溶解,说明甲酸为酸性,
故答案为:酸性;用玻璃棒蘸甲酸溶液点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或:常温下使新制的Cu(OH)2悬浊液溶解为酸性;
②;-CHO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与新制蓝色絮状Cu(OH)2悬浊液共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还原性;加热至沸使新制的蓝色絮状Cu(OH)2转化成红色沉淀;
③有机反应加氧脱氢为氧化反应,加氢脱氧为还原反应,-CHO能和氢气加成成醇,被还原,甲酸具有氧化性,
故答案为:氧化性.

点评 本题考查甲酸分子的结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掌握甲酸含有醛基、羰基、羧基和羟基.含有-CHO和-COOH两种官能团为解答关键,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注意甲酸只体现醛基和羧基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一定条件下,16克A和22克B恰好反应生成C和4.5克D,在相同条件下,8克A和足量的B反应生成D和0.125 molC,从而可推知C的摩尔质量为134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35%的NaOH溶液和5%的NaOH溶液,求下列两种情况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1)等质量混合;
(2)等体积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学在a、b、c、d四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mL冷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钠(Na)、镁(Mg)、铝(Al)、钾(K)金属块,观察现象.
①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②反应最剧烈的烧杯里金属是D(填字母)A、钠   B、镁  C、铝   D、钾;
③写出a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④实验中发现b、c两只烧杯中几乎没有什么现象,要想达到实验的目的,请你帮助选择下列合适的方法BC
A.把镁、铝的金属块换成金属粉末      B.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热水
C.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盐酸            D.把烧杯中的冷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其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烧杯中盛放C的水溶液,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胶状沉淀生成.
①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HNO3; C、Na2SiO3(或K2SiO3).
②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3+CaCO3=Ca(NO32+H2O+CO2↑.
③碳、氮、硅三种元素的得电子能力由强到弱顺序为氮>碳>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记录了如下.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将镁带用砂纸擦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B)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
③镁带与2mol/L的稀盐酸反应(C)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
④铝条与2mol/L的稀盐酸反应(D)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⑤向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E)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红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①E②A③C④B⑤D
(3)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所装药品中,甲为碳酸氢钠,乙为碳酸钠.
(2)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能证明产生水的现象是白色粉末变蓝.
(3)整个实验过程中丙、丁两烧杯的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丙处石灰水不产生浑浊
丁处石灰水变浑浊.
(4)反应结束后,取剩余固体分别与滴加1mol/L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若甲、乙消耗盐酸的体积均为20mL,则原固体甲、乙的质量比为84: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Cl2、NH3、N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Cl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NH3、NO2反应,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它们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一氧化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加热\;}}{\;}$2NH3↑+CaCl2+2H2O.
(2)装置④⑤⑥所用的仪器和药品能否完全相同否(填“能”或“否”).
(3)装置⑧中导管紧贴液面,没有插到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倒吸,装置⑨的作用可能是吸收过量的NO2
(4)室温下,取干燥的Cl2和NO2的混合气体5L于装置⑦中.当Cl2所占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Cl2完全反应)、60%(NO2完全反应)时,一段时间后装置⑦中气体的体积均为4L.经测定4L气体中除未反应气体外,只有一种新的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O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不同的是(  )
A.干冰、SO3晶体B.食盐、烧碱
C.氧化镁、冰D.固态氮气、固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min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Ⅰ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②中离子方程式为Br-+Ag+═AgBr↓;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
(3)烧瓶中生成的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Br2,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NaOH溶液(或水)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4)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中的试剂是CCl4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