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变化关系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______.B溶液为______.作用为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型.④______⑥______.
【答案】分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葡萄糖,则A为葡萄糖,加入B(NaOH)中和至碱性,再加入C(新配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D(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再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乙酸乙酯),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葡萄糖,则A为葡萄糖,加入B(NaOH)中和至碱性,再加入C(新配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D(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再氧化得到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乙酸乙酯),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葡萄糖,B为NaOH溶液,其作用为中和稀H2SO4,故答案为:葡萄糖;NaOH;中和稀H2SO4;        
(2)反应④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该反应为,反应⑥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
故答案为:、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明确淀粉水解的产物及产物的检验、乙醇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海淀区二模)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剧毒;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在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资料:①H2S可溶于水(约1:2),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
②H2S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③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制取H2S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A中是CuSO4溶液,B中放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中是FeCl3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A中有黑色沉淀(CuS)产生,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CuSO4=CuS↓+H2SO4
H2S+CuSO4=CuS↓+H2SO4

②B中的现象是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C中只有浅黄色沉淀产生,且溶液变浅绿色.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S+2Fe3+=S↓+2H++2Fe2+
H2S+2Fe3+=S↓+2H++2Fe2+

④D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
d
d
(填标号).
a.水      b.盐酸    c.NaCl溶液      d.NaOH溶液
(2)为进一步探究-2价硫的化合物与+4价硫的化合物反应条件,小组同学又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将等浓度的Na2S和Na2SO3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 无明显现象
实验2 将H2S通入Na2SO3溶液中 未见明显沉淀,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浅黄色沉淀
实验3 将SO2通入Na2S溶液中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S    Ka1=1.3×10-7;Ka2=7.1×10-15
H2SO3   Ka1=1.7×10-2;Ka2=5.6×10-8
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
酸性(或酸性较强)
酸性(或酸性较强)
条件下,+4价硫的化合物可以氧化-2价硫的化合物.
②将SO2气体通入H2S水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溶液pH随SO2气体体积变化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C
C
(填序号).

(3)文献记载,常温下H2S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现将H2S气体通过装有银粉的玻璃管,请设计简单实验,通过检验反应产物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或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等),除去未反应的H2S后,点燃,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或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等),除去未反应的H2S后,点燃,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2SO2(g)+O2(g)
 
2SO3(g)△H=-196.6kJ?mol-1
2NO(g)+O2(g)
 
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H=
=-41.8
=-41.8
kJ?mol-1
(2)一定条件下,将1molNO2与2molSO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
b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体系气体密度不变了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NO2         e.SO2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2.7
2.7
;NO2的转化率=
80%
80%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①该反应在40℃和6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若K1大于K2,则该反应为
放热
放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该反应的焓变为△H,活化能为E0,下列能量关系图(图1)合理的是
B
B

(4)某温度时,根据的H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同一图(图2)中绘出CH2O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复分解反应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也是复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的逆反应是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中,弱酸强碱盐中弱酸根离子对应的弱酸越弱,其盐越容易发生水解.
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6种溶液的pH: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C6H5ONa
pH 8.8 8.1 11.6 10.3 11.1 11.3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D
AD
(填编号).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O2+H2O+C6H5ONa-→NaHCO3+C6H5OH
D.CO2+H2O+2C6H5ONa-→Na2CO3+2C6H5OH
E.Na2CO3+C6H5OH-→NaHCO3+C6H5ONa
F.CH3COOH+NaCN═CH3COONa+HCN
(2)一些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还遵循其他的规律.下列变化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①将石灰乳与纯碱溶液混合可制得苛性钠溶液
②向饱和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获得小苏打固体
③蒸发KCl和NaNO3的混合溶液,首先析出NaCl晶体.
根据上述反应,总结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另一规律为
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反应能够由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向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的方向进行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5mol/L的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中,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④②③⑤
①④②③⑤
(填编号).
①C6H5OH(苯酚) ②CH3COOH ③HClO4 ④HClO ⑤H2SO4
(4)一定温度下,向等体积纯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①NaOH、②CH3COOH、③NaClO,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填编号).
(5)25℃时,M酸溶液的pH=a,N碱溶液的pH=b.
①若X为强酸,Y为强碱,且a+b=14,若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7
7
,此时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阴离子浓度,其原因可能是
酸为二元强酸,碱为一元强碱
酸为二元强酸,碱为一元强碱

②若X的化学式为HR,Y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离子为
R-
R-
(填离子符号);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 e
c e
(填序号).
a  c(MOH)>c(M+)>c(R-)>c(H+)>c(OH-
b  c(HR)>c(M+)>c(R-)>c(OH-)>c(H+
c  c(R-)>c(M+)>c(H+)>c(OH-
d  c(M+)>c(R-)>c(OH-)>c(H+
e  c(M+)+c(H+)=c(R-)+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三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作用得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提出质疑.
(1)甲小组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是Cu2O,为此展开了确定红色沉淀成分的研究.
步骤一:提出假设::
 

步骤二:查阅资料.得出:①+1价的铜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②在空气中灼烧氧化亚铜生成氧化铜.
步骤三:设计方案、实验.
A.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取该红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是否有残渣
C.取该红色沉淀ag,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至完全变黑,放在干燥器里冷却,再称重,反复多次至固体恒重,称得质量为bg,比较a,b的关系
D.取该红色沉淀装入试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银白色沉淀析出.
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填字母)
 

(2)乙小组针对甲小组的假设,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验证.
精英家教网
若按乙组装置定性检验上述红色沉淀成分,可根据
 
现象的发生与否即可判断.
若按乙组装置定量测定上述红色沉淀的成分,你认为理论上应该测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填序号).
①通入氢气的体积;
②反应前红色沉淀和硬质玻管的总质量;
③完全反应后红色固体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
④实验前干燥管质量;
⑤硬质玻璃管质量;
⑥锌粒质量;
⑦稀硫酸中含溶质的量;
⑧实验后干燥管质量
该实验装置中距实际可行性方面存在的缺陷有
 
 
(请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①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5,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5×10-10.②25℃时,2.0×10-3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精英家教网
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精英家教网
(1)25℃时,将20mL 0.10mol?L-1CH3COOH溶液和20mL 0.10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右图: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
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
 
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a=
 
,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Ka
 

(3)25℃时,将4.0×10-3 mol?L-1HF溶液与4.0×10-4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