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为检测某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以1k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计,假定食品本身不参与反应),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样品]$→_{操作}^{一系列}$[溶液A]$→_{酸钾溶液}^{①酸性高锰}$[溶液D]$→_{标准溶液滴定}^{②(NH_{4})_{2}Fe(SO_{4})_{2}}$[数据处理]
(1)实验过程中需配制500mL 0.0010mol/L (NH42Fe(SO42标准溶液,如图所示的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AC(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配制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已知亚硝酸钠(NaNO2)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则亚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2?H++NO2-
(3)完成并配平实验方案中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MnO${\;}_{4}^{-}$+5NO${\;}_{2}^{-}$+6H+═2Mn2++5NO${\;}_{3}^{-}$+3H2O,
(4)若称取样品a g进行测定,准确量取12.00mL 0.0005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过量)与溶液A反应.反应后溶液用0.0010mol/L (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色溶液刚好褪去;重复上述实验2次,平均消耗(NH42Fe(SO42溶液10.00mL,则1kg样品中 NaNO2的质量为$\frac{690}{a}$mg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1)根据溶液的配制过程,结合各仪器的作用选取仪器,定容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已知亚硝酸钠(NaNO2)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说明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亚硝酸根离子水解,亚硝酸为弱酸;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结合元素化合价变化升降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4)利用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根离子为硝酸根离子,过量的高锰酸钾被硫酸亚铁铵还原恰好反应,结合离子方程式的定量关系计算得到.

解答 解:(1)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用胶头滴管定容;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溶解或稀释药品的烧杯、搅拌或引流用的玻璃棒,配制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故答案为:AC;烧杯和玻璃棒;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已知亚硝酸钠(NaNO2)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说明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亚硝酸根离子水解,亚硝酸为弱酸,亚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2?H++NO2-
故答案为:HNO2?H++NO2-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变化,锰元素化合价从+7价变化为+2价锰离子,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变化为+5价,依据化合价变化升降相同和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MnO4-+5NO2-+6H+=2 Mn2++5NO3-+3H2O;
故答案为:2;5;6;2;5;3;
(4)依据反应过程和离子方程式可知
         MnO4-+5Fe2++8H+=Mn2++5Fe3++4H2O,
         1     5
    2×10-6mol   0.0010mol/L×0.01L
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的高锰酸钾物质的量=0.012.00L×0.0005mol/L-2×10-6mol=4×10-6mol;
     2MnO4-+5NO2-+6H+=2 Mn2++5NO3-+3H2O;
     2      5
 4×10-6mol  10-5mol
ag样品含 NaNO2的质量为69g/mol×10-5mol=6.9×10-4g;
1000g样品中含NaNO2的质量=$\frac{6.9×1{0}^{-4}mol×1000g}{ag}$=$\frac{0.69}{a}$g=$\frac{690}{a}$mg;
故答案为:$\frac{690}{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反应流程的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滴定实验过程分析计算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元素周期表中,一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6,与其同周期的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2、2、1、7,其中A、C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两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E、D两元素处于同族,且在该族元素中,E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ⅡB族;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rO4
(2)E的气态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沸点最高的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破坏它需要较高的能量.
(3)A、C两元素第一电离能前者大于 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无论是A和C的单质还是A和C的氢化物的固体,均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当上述四种固体分别与足量水反应时,满足n(消耗固体):n(气体):n(转移电子)=1:1:1关系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H+H2O=K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n(NO2):n(NO)=1:1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 mol Cu2S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B.参加反应的n(Cu2S):n(HNO3)=1:5
C.反应中Cu2S作还原剂
D.产物n[Cu(NO32]:n[CuSO4]=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已知:C(s)+O2(g)═CO2(g)△H=-393.5kJ•mol-1
2H2(g)+O2(g)═2H2O(g)△H=-483.6kJ•mol-1
现有0.2mol的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且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热量,则混合物中C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A点处,v(正)大于v(逆),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正反应速率(用“大于”、“小于”或“等于”填空).
(2)图中表示O2变化的曲线是d.用N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3×10-3mol/(L•s).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
a.NO、O2、NO2的浓度不变     
b.v(NO)=2v(O2)c.NO、O2、NO2的分子数之比为2:1:2
d.v(NO2)=2v(O2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cd.
a.适当升高温度                   b.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在标准状况下4.48L CH4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6.0g,则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30g/mol,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15;其中CH4和CO2的质量比为4:11.
(2)4g NaOH溶解在水中,配成100mL溶液,配好后从中取出10mL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3)标准状况下,V L的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解在1L水(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中,假设气体完全溶解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frac{1000ρV}{22400+VM}$mol/L.(选择以上字母表达计算式,要求化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对应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氨气与氯化氢反应
B将洁净铁片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片钝化
C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苍白色火焰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D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试管底部的固体逐渐消失氯化铵受热升华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 ②D与T  ③ 和
④O2与 O3 ⑤淀粉和纤维素 ⑥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与 ;   ⑧35Cl和37Cl

⑩CH2=CH-CH2CH3和CH3-CH=CH-CH3
各组物质互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
填写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