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了氧族元素及其某些化合物的部分性质,查阅资料如下:
①Te和H2不能直接化合生成H2Te气体;
②等物质的量氧气、硫、硒、碲与H2反应的焓变情况如图所示;
③H2(g)+S(s)═H2S(g)△H=-20.15kJ•mol-1
S(s)+O2(g)═SO2(g)△H=-296.06kJ•mol-1
2H2(g)+O2(g)═2H2O(g)△H=-571.68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H2和硒化合为放出(填“吸热”“放热”)反应;
(2)已知H2Te分解反应为熵增反应,请解释为什么Te和H2的化合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写出H2S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S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 (1)从图象获取反应热的信息;
(2)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
(3))①H2(g)+S(s)═H2S(g)△H=-20.15kJ•mol-1
②S(s)+O2(g)═SO2(g)△H=-296.06kJ•mol-1
③2H2(g)+O2(g)═2H2O(g)△H=-571.68kJ•mol-1
反应2H2S+3O2(g)═2SO2(g)+2H2O(l)可以是②×2-①×2+③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的焓变即可.

解答 解:(1)从图象可知,S与H2的△H<0,反应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放出;
(2)从图象可知,Te和H2反应的△H>0,而H2Te分解反应的△S>0,Te和H2化合的△S<0,则△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因为化合时△H>0,△S<0,△H-T△S>0,故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3)①H2(g)+S(s)═H2S(g)△H=-20.15kJ•mol-1
②S(s)+O2(g)═SO2(g)△H=-296.06kJ•mol-1
③2H2(g)+O2(g)═2H2O(g)△H=-571.68kJ•mol-1
反应2H2S+3O2(g)═2SO2(g)+2H2O(l)可以是②×2-①×2+③得到,所以反应的焓变△H=2×(-296.06kJ•mol-1)-(-20.15kJ•mol-1)×2+(-571.68kJ•mol-1)=-1123.5kJ•mol-1,即2H2S+3O2(g)═2SO2(g)+2H2O(l)△H=-1123.5kJ•mol-1
故答案为:2H2S+3O2(g)═2SO2(g)+2H2O(l)△H=-1123.5kJ•mol-1

点评 本题主要借助于信息考查了反应热、反应的自发性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的电子排布图为;元素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这些元素中形成的双原子化合物分子的名称为一氧化碳.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CO2、CS2
(4)这些元素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离子晶体的是NaCl,属于分子晶体的是CO(每空任填一种化学式);并用电子式表示其离子晶体的形成过程
(5)元素c和e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用于工业上制e得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H2↑+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1的磷酸和盐酸,H3PO4和HCl含有的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1
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1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芳香族化合物A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其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A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Ⅰ)A$→_{①经酸化}^{[Ag(NH_{3}]+,△}$B
(Ⅱ)B$→_{②}^{Br_{2}、CCl_{4}溶液}$C$→_{③}^{NaOH、乙醇溶液}$D$→_{④}^{2molH_{2},催化剂,△}$E
(Ⅲ)B$→_{⑤}^{1molH_{2},催化剂}$E
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A的分子式是C9H8O,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醛基.
(2)反应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stackrel{催化剂}{→}$.写出C与NaOH水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OH$→_{△}^{水}$+2NaBr+H2O.
(4)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有很多,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16种.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Na>Al>C>O>H.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写分子式)C2H2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_{D}^{C}$B (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O=C=O;D的电子式: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NaAlO2;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CO32-+H2O?HCO3-+OH-.A、B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Na+)>c (HCO3-)>c (CO32-)>c (OH-)>c (H+);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Cl、NaHCO3、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请从“实验现象”栏中选择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案”栏中.
实 验 操 作答案实验现象
(1)向鸡蛋清中滴加少许浓硝酸,微热B       A.紫色褪去
B.变黄色
C.出现蓝色
D.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2)将乙烯通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A
(3)将CCl4滴入盛有碘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静止D
(4)向土豆片上滴加碘水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0.01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2SO42-+2Ba2++4 OH-═2 Ba SO4↓+Al(OH)3↓+NH3•H2O
C.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3-+6H+ $\frac{\underline{\;\;△\;\;}}{\;}$Fe3++3N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装置如图1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导线中电子流向为a→b(用a、b表示).
(2)写出装置中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
(3)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64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2NA ;(用“NA”表示)
(4)装置的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KCl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K+、Cl-的移动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B.
A.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侧烧杯移动
B.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侧烧杯移动
C.盐桥中的K+、Cl-都向左侧烧杯移动
D.盐桥中的K+、Cl-几乎都不移动
(5)实验室用惰性电极电解200ml的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后,撤去电源,若加入23.2g氧化银恰好使电解液恢复到原来状态,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0.2mol;若加入25.0g氢氧化银恰好使电解液恢复到原来状态,则原硝酸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